本页主题: 融资形式亟待创新 无形资产难评估——文化产业融资仍旧路漫漫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融资形式亟待创新 无形资产难评估——文化产业融资仍旧路漫漫

去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于促进文化类企业融资作出政策规定,结合文化类企业在创业板中的出色表现,文化类企业的融资大门似乎已经打开。

  但是,业内数家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类企业及其投资人表示,已经出台的政策和措施虽然“看上去很美”,身处最基层的企业依旧资金紧缺,文化产业融资及时雨并没有普降到最广袤的文化市场中来。

  “提到创意,几乎每个人都拍手称好;说要投钱了,所有的投资者都要思量再三,这就是国内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但这不是源于对创意生产力的怀疑,只是一种对整个产业链风险的不确定。”几乎每一位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都表达了这样的无奈。

  融资难成瓶颈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看上去融资方式很多,但是真用起来,企业不一定都能‘玩转’。”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谢伦灿说。以发展最为迅猛的动漫产业为例,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有风险投资、产业外投资、银行投资、上市融资和政府资助等,但真正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切身问题的屈指可数:银行贷款、产业外融资很难取得;上市融资仅有奥飞动漫A股IPO获批、江通动画在创业板排队;政府资助数量少、分布散,很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亟须适合这一产业特色的融资形式的创新。

  谢伦灿表示,目前私募基金仍然在文化产业融资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虽然对企业来说,银行贷款是上选的融资方式,但是不易取得;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可以采取上市融资的方式;虽然政府产业基金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作用较大,但是获取门槛也较高。对于企业来说,这些融资方式没有哪个更好、哪个不好的问题,关键看什么时候用、怎么用。

  中国动漫集团副总经理胡月明也指出,政策层面上,从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到产业振兴规划,都表明了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从政策落实的角度看,财政税收是最直接的一方面,但目前来看,由于许多文化企业规模有限,在所得税方面未能真正受益。此外,不同地方政府不均衡的财政实力也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第三方评估机构至关重要

  近日,文化部确定了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推荐的第一批申请贷款文化产业项目名单,这意味着全国有15家文化创意企业有望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40多亿元贷款。基于这项合作协议,在5年的合作期内,中国进出口银行计划向更多的文化企业提供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信贷资金。

  这虽然是一个进步,但是这15家企业只是我国众多文化企业的中冰山一角,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因申请不到银行贷款而烦恼。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文化企业的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缺乏可用于银行贷款的可担保的固定资产,很难达到银行的放贷条件;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为文化企业或者项目提供贷款,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缺乏可依据的经验和风险评估体系,而且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向中小企业放贷,会增加银行的成本,并不符合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初衷。

  胡月明指出,这种情况就要求有独立于银行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存在,由第三方提供相关的服务和信息,推动银企之间的合作。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就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政府部门出面作为第三方,提供有关信息,并搭建合作平台是可行的。

  同时,胡月明建议尽快建立文化产业投资风险评估和分摊机制,鼓励组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中介机构和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通过银企联合、银文联合,有效解决文化企业可供抵押的实物较少,无形资产评估难、抵押变现难、抵押担保信用程度低等问题。除此之外,也可以探索发挥产权交易所的投融资服务功能,为文化企业充分利用手中的无形资本进行融资创造条件。

顶端 Posted: 2010-03-19 11:4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24 22:49,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