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石墨烯表面性质的尺寸效应研究获得新发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subasa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94
威望: 147 点
金钱: 16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2(小时)
注册时间:2010-01-20
最后登录:2011-03-25

 石墨烯表面性质的尺寸效应研究获得新发现

当颗粒的尺寸进入纳米尺度后,纳米材料所具有的宏观块材所不具备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一般称为小尺寸效应。如半导体量子点随尺寸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目前精确地确定量子点中每个组分原子的位置还十分困难,所以还不能定量的建立量子点中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某些金属二维膜可以精确的控制其厚度,精度可以达到单原子层。他们还在这些形貌精确可控的膜中发现一系列有趣的性质,如超导温度、表面的化学反应特性随单原子层厚度变化出现振荡现象。由于这些金属膜只能在极低温度下稳定存在,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前景。

    石墨烯是2004年实验证实可以在室温以上稳定存在的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理想材料,层与层之间以较弱的范德瓦尔斯力结合。一般认为这种较弱的力对其性质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实验惊讶的发现:单层与双层石墨烯之间量子霍尔平台填充因子不同,呈现出奇异量子霍尔效应想象。那么,石墨烯的其他性质是否也会随着其厚度(层数)变化而呈现出不同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连峰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发现,当金蒸镀到不同层数的石墨烯上后,金膜的形貌与石墨烯的层数密切相关。通过一系列实验,他们提出,金在不同层数的石墨烯表面扩散系数及扩散势垒与层数密切相关,并计算出扩散势垒以及与层数的关系。而扩散势垒不同的原因可以归因于量子尺寸效应。同时,他们发现可以通过金膜的形貌辨别石墨烯的层数,与通常基于拉曼谱方法相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的优点,而且金膜可以通过热处理方法去掉。与基于AFM办法,速度快简便。这种通过金膜形貌方法识别层数的方法,对不同层数的石墨烯夹杂在一起的情形,具有特别的优点,而这也是传统拉曼和原子力显微镜的缺陷所在。

    该项工作对于开展金属-石墨烯及其器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 132, 944(2010))上。并被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以Gilded Graphene为题给予了报道。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以及科学院项目的支持。
顶端 Posted: 2010-03-18 10: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新技术相关资讯

Time now is:06-26 13:11,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