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借鉴欧盟经验 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借鉴欧盟经验 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

       参照欧盟科技一体化的经验,可以建立珠三角产业集群创新区域计划,以整合各产业集群的科技资源,协调各产业集群的研发,推动目前已有的专业镇创新中心整合,形成整体优势。

  中山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丘海雄  于永慧

  广东省的产业集群星罗棋布,广东省科技厅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专业镇创新中心试点计划,目前被认定的专业镇试点单位已有277个。2007年广东省228个专业镇试点单位的本地生产总值已达7650.49亿元,占广东省本地生产总值的24.94%。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企业集中在同一产业,在相关机构支持下互相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或企业制度。研究显示,随着区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如果特定区域形成了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便成为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在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上,我国学者总结和介绍了珠三角产业集群创新的经验,提到在广东省科技厅的推动下,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以镇为行动单位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专业镇发展。国外学者一方面欣赏中国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行为,同时对为什么以镇作为行动单位表示惊讶,因为其他国家的政府也支持集群创新,但通常在国家层面,推动的是全国范围或较大区域范围的集群创新。可以说,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本地集群的技术创新是广东集群创新的特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珠三角地区要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基地,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结合珠三角产业发展的特点,参考国家和区域创新理论,借鉴欧盟科技创新一体化经验,构建以产业集群为特色的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欧盟历史上第一个科技框架计划于1984年开始实施,目的是整合欧洲当时相对分散的科技资源,从整体上提升欧洲的科技竞争力。目前,欧盟正在实施第七个科技框架计划。纵观其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欧盟对该计划的资金投入显著增加,由最初的32.7亿欧元上升到现在的520多亿欧元;研究领域也逐步扩展,从当初以能源和工农业为主,转变为现在的紧跟前沿学科、多领域综合发展;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最初只局限在少数欧盟成员国内部开展,如今更强调计划的开放性,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约60个国家的近百万个高水平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作为欧盟科研活动的主体,科技框架计划现已被纳入其政治战略轨道。

  欧盟科技框架计划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协调与合作。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官方科研计划之一,发挥其对欧盟其他重大研发活动、欧洲科研组织以及各成员国研发计划的协调功能是该计划的重要特点。目前,几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支持的所有项目都是综合性项目,通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多家机构的共同合作来执行,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这是该计划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的原因之一。二是注重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倾向长期性、结构性投入,针对重大科研课题,充分调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的优势资源解决关键问题,是近年来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又一特点。欧盟第六科技框架计划中建立的优秀网络和集成型项目是该计划扩大项目规模的新举措,旨在瞄准重点领域,集中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进行联合攻关。三是目标明确,以科技促发展。满足不同历史时期欧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西方学者对我国体制和组织的概括是“高度组织、低度整合”,意思是我国各类各级组织看似严密,但实际上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缺乏整合。对珠三角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程度高,但内部缺乏分工合作,不能有效地发挥外部规模效应和形成集体行动,因此是“高度聚集、低度整合”。在区域层面,产业相同或相近的集群之间同样是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缺少甚至没有合作。有些专业镇产业十分相近,例如专门生产牛仔服装的专业镇就有广州的新塘、中山的大涌、佛山顺德的均安。广东省服装行业协会曾试图推动各相关专业镇在网站建设、产品检测等方面合作,但各创新机构没有响应。

  产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镇的创新中心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缺乏合作产生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分散、重复研发、信息不能共享、成果难以推广、服务市场狭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运作成本较高。

  参照欧盟科技一体化的经验,可以建立珠三角产业集群创新区域计划,整合各产业集群的科技资源,协调各产业集群的研发,形成整体优势。为推动该计划实施,可以成立创新区域委员会,负责筹集研发经费,项目的申报由广东省政府审批、监督。创新区域计划项目必须由不同地区的相同或相近产业集群的机构联合申请和执行,使各产业集群在联合研发中共同受益,项目向大规模、长期性、结构性的研发倾斜,发挥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

  创新区域计划可推动目前已有的专业镇创新中心整合,例如建立相同或相近产业的联合网站,共享研发检测的设施和培训资源,建立珠三角创新的内部市场,研究人员、技术和知识在市场内部自由流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建立跨地区的虚拟研究社区等。

  创新区域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自下而上,由企业和研究者提出研究计划;选择性参与,各产业集群机构可以只参加感兴趣的项目;委员会管理、协调项目,不从事任何研发推动。

顶端 Posted: 2009-09-17 10:0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04-12 06:50,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