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订阅本帖更新
|
返回整站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风格切换
black
wind
green
blue
yellow
wind5
gray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
发展遭遇困境 专家把脉我国产业集群现况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新 帖
本页主题:
发展遭遇困境 专家把脉我国产业集群现况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发展遭遇困境 专家把脉我国产业集群现况
“虽然中国遇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制造还有明显优势,中国经济之所以有竞争力,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上如此表示。我国产业集群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论坛上,与会专家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产业集群遭遇“寒流”
目前,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能否独善其身?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与美国、欧洲、日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增长的动力也不一样,完全可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路线,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面临的挑战,短期来看,是出口下降、融资困难、人工费用及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等,从中长期来看,要素成本上升将持续相当长时间,数量扩张空间将缩小。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表示,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虽然抗压能力强,但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有些行业倒闭了20%的企业。
产业集群的现实困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微也认为,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现实困境,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面临资源压力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前所未有、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国际压力复杂沉重等多重压力。
王微认为,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发展高端产业环节将直接面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二是在创新发展方式与整合发展资源方面存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三是竞争优势面临其他低成本国家和地区的严峻挑战;四是在利用资本市场问题上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市场风险。
王微表示,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时,要关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产业集群发展层次还很低,总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和质量不高,主要依赖国内外低档市场,产业集群在国内外的行业地位还不高。二是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竞争多于合作,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水平低,配套服务网络仍需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与所在区域及全球产业链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不强。三是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能力不足。我国产业集群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资源,国内外市场拓展能力不强,融资瓶颈约束凸显。四是产业集群关键企业和龙头企业较弱,“散、小、乱”情况比较普遍,集群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五是目前很多人对产业集群治理结构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缺乏了解,政府“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行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亟待提高与增强,龙头企业参与集群治理的积极性仍需激励。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面临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现实,外资配套在中国的加工组装工序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制造还大多停留在加工组装阶段。张燕生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向内需立国战略转移的时期,到了实现比较优势转型升级的时期,到了要统筹改革开放与深化改革的时期,到了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时期。
产业集群转型在即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魏后凯表示,我国产业集群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层次低,缺乏持续竞争力。现在一定要重视产业集群的衰退和风险问题:一是结构性单一的风险;二是集群、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风险;三是要素成本上升以及新的竞争者的出现;四是贸易保护主义。他认为,防范风险和衰退的核心是培育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
针对产业集群该如何转型的问题,刘世锦认为:一是向“深”走。中国制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德国、日本等国还有差距。二是向“外”走。东部地区向内地有条件的地区产业转移。三是向“上”走。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即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四是向“高”走。从市场的中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延伸,分享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部分。五是向“新”走。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把更多的企业内部业务分包出去,利用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创造价值,深化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顶端
Posted: 2009-02-18 11:37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24 22:45,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