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面小康与国民财富及生活质量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长
刘纪原
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使用“小康”概念,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表明党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连续、稳定和成熟,体现党领导亿万人民从建国后的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生产力社会革命,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造生产力社会革命,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发展轨迹。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巨大挑战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过去所说的小康概念有着本质区别。过去所说的小康概念,主要指经济建设指标,强调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要建设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现代标准的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从事伟大创举的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钱学森同志所说的进行创造生产力的第三次社会革命。它具有十分完整的目标体系,这就是:(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将有巨大发展,(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将更加完善,(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达到更高水平,(4)地理建设将进入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也即资源、能源系统、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信息通信建设,自然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和绿化都将达到新的水平,人口问题将得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创造就业的重负;二是经过二十年的高增长后,随着中国加入WTO,能否和如何保持增长的持续性,形势将更加严峻;三是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压力。四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威胁加重;五是全民素质急待提高等等。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共同富裕,今后20年,特别要下苦功夫解决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农村人群和少数民族人口以及弱势群体的小康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问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历史上已发生两次“解放农民”的变革。50年代初期通过土地改革的方式,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7亿亩土地,免除了700亿斤粮食的地租,致使粮食产量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5%。(也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8%)80年代初期采取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从人民公社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从1978--1985年农业附加值增长了55.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7倍,其增长幅度是历史上最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需要第三次"解放农民",使农民从土地、农村永久性的解放出来,使农民尽快变成为从事现代化农业人员、城镇非农业人口。为那些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乡村青年提供进城务工与实现现代化农业区划的机会,逐步消除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使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这包括自由迁徙和自由居住的权利、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职业培训的机会;平等就业竞争的机会和享有劳动保护的权利;享有居住或者工作所在地的社区同等民主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充分享有宪法所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与机会,以及其它种种压力与挑战等等。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任务十分艰巨而伟大。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实行变革,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好全社会的顶层总体设计,制定出分步实施的计划,全国一盘棋,整体推进。要(建立与完善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建立法律体系,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等。(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不懈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力争在较短时期内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包括农业现代化,积极有效采用高新技术,进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二是坚持走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提高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综合效率,特别是提高利用市场力量改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农业等产业的管理与效率;三是)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一体化过程,力争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四是)运用第三次产业革命,再加上系统科学、系统工程所引发的组织管理革命成果,转变和改进政府管理职能,建立起既有较高竞争力、又有活力和效率的政府管理体制,确立滚动发展战略,实现宏观调控和资源最佳组合。
二、钱学森同志倡导的系统、系统工程与社会系统工程概念及其应用
钱学森同志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但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我国火箭、导弹及航天事业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建树。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探索、研究和系统工程的推广、应用上。他2001年11月出版的《创建系统学》中提出,在系统科学体系中,处在应用技术层次上的就是系统工程,这是直接用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处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直接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方法的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而处在基础理论的便是系统学。系统学是研究系统一般规律的基础科学,是一门尚待建立的新兴学科。如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科学等一样,系统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一个科学技术部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钱学森、宋健、许国志等著名学者的倡导下,全国范围迅速掀起的学习、运用系统工程的高潮,曾在我国体制改革、现代化建设和多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系统:即由相互关联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客观世界都是系统。一个企业是一个系统,一个部门如工业、农业是系统,一项复杂工程、一个新产品、一个电力网等等也是一种系统。
系统思想: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思想,就是系统思想。当今世界,系统集成已成为促进工业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技能之一,成为促其社会全面进步和高速发展的因素之一。集成的实质是将部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使其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在系统科学中就是系统的整体性(2>1+l),在复杂性科学中称为涌现(Emergence)。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集成的思想己在实践中大量运用,如供应链管理、虚拟公司的出现等等。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所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钱学森同志指出,系统工程是一门实际的技术,它包括许多门工程技术的一大工程技术门类,如同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一个产品、一项工程一样。在现代这样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里,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会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组织建立、有效运转就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既有理论又有工具。系统工程有运筹学—这是系统工程的理论、数学方法,还有“系统”工程自身的学科。企业的系统工程要运用生产力经济学,农业的系统工程要运用有关农业的科学技术和农事学等。运筹学和系统工程自身的规律性学问,是系统工程的两个理论基础。计算机是其工具。系统工程就是借助其工具,将理论付诸实践,就是用我们掌握了的客观规律去改造成为系统的对象,国家决策部门都可采用这门技术,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艺术。
社会系统工程(简称为社会工程):钱学森同志多年前说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门新的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或社会工程,它是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和管理社会的科学,其目的是把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结合起来。社会系统工程综合了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近半个多世纪自然科学技术,和近几十年电子计算机发展成果。
社会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组织管理整个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技术,其运用对象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一门比较艰深的系统工程,旨在运用科学方法组织、计划、规划、管理整个社会建设与发展。社会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还有社会学、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以及一些有关的新学科,如科学学、统计学、未来学等。另外还需要准确及时的情报,大运算能力的计算机等,进行要素分析运算。
总体设计部:源于我国航天工程。航天每种型号都有一个总体设计部,由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和知识面宽的专家领导,负责设计各型号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对分系统进行总体协调,采用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包括数字仿真和半实物仿真,实现系统方案的总体优化。总体部体现从总体上研究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行政管理系统即行政指挥线,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保证了高效地出成果、出人才。钱学森同志认为,军工系统工程管理特别是设立总体设计部的思想,不仅运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还可以推广应用于社会人财物的宏观管理,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综合政策设计,以便于国家资源的整体优化,系统集成。钱老把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定名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把运用这个方法的集体也称为总体设计部,但其内涵与外延已比原航天工程总体设计部大大升华了。总体设计部由专家体系和机器体系(研讨厅和研讨厅体系)两大部分组成。
如下图:
img: http://www.chia.org.cn/17_3.H1.gif 钱老曾向党中央提出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总体设计部的建议,江泽民同志在1991年“三八”节那天还专门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他的汇报。(录建议稿)会议一致肯定了钱老的建议,并责成中央有关部门进行研究。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从现在开始展望未来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随着复杂性科学时代的到来,系统科学将越来越要推向前台,其研究与应用将成为21世纪的热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技术和人民生活落后面貌的伟大革命,其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包含整个社会、经济、科技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问题,十分需要社会系统工程理论的参与及其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
恩格斯曾经预言,长时间“人们自己与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而一旦人们掌握其规律而行事(例如应用社会系统工程理论、工具与方法,筹划、组织与管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项伟大工程),“则变成人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含有人财物动态运行的开放复杂的系统对象,无论是各类错综复杂问题的解决,还是各项指标的实现和各方面任务的完成;无论是物质资本的积累、自然资本的积累、还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都需要具备完整系统科学意识和系统管理管理方法,具有与此相应的良好的机制、制度与机构,需要大幅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高增长得益于TFP大幅增长,中国今后经济高增长的关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与任务的完成,仍主要靠提高TFP。要提高TFP,必须首先提高政策质量和政府质量,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政府的系统工程理论素养和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的应用水平。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作好准备,首先要改革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必须研究具体组织管理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科学技术,以大大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管理水平。
社会系统工程管理的前提是立足系统全局,进行系统目标管理。把系统工程用于国家决策管理层次,有利于排除部门、行业、地方、团体利益的因素倾向,避免领域专家建议的学科倾向,从而减少由此导致的偏见与失误,提高决策质量与效率。运用社会系统工程筹划、组织管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有利于党和政府研究制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及其相应的法规、政策和组织体系,又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运用社会系统工程理论,运用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规律和自然科学技术,运用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先进的运算工具,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科学设计和实时指导。
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社会系统工程管理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社会系统工程管理是大有作为的。为此,我仅提出下列建议:
1、落实钱老倡导的将军工系统工程管理技术引用于社会系统工程管理实践
军工系统工程管理技术是系统工程理论的有效应用与升华。导弹、原子弹、卫星、运载火箭、载人飞船、飞机和大型船舶的研制生产、发射、试飞、试航,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
在钱学森同志倡导下,国防科技工业长期应用系统工程进行军工的发展规划、科技管理、大型复杂工程管理、航天型号工程管理等,创立了航天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建立包括总体设计部、两条指挥线的技术指挥系统,以时间为中轴的网络图,以科研、试制为主的型号总体院的管理结构,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实施“预研一批、研制一批、批量生产一批”的三步棋战略,新型号通过“方案、初样、试样、定型”四个阶段的科研步骤体系,以及成套论证、成套设计、成套生产、成套试验,成套交付的五成套原则等,高效地完成了中央下达的任务(如八年四弹、三抓、一箭三星等)从而形成军工独特的系统工程管理技术。军工系统工程管理技术在各种复杂工程管理乃至传统产业、大型企业管理以及社会系统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极具推广应用价值。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指出,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的经验之一是:“广泛运用了系统工程、并行工程和矩阵式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周恩来同志曾经建议,“把航天部总体部的经验推广到国民经济部门”。
20世纪70年代,在钱学森、宋健同志指导下,在总结航天应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即“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后来又发展到“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的思想,从而拓展了系统工程应用的空间,为将系统工程广泛应用于社会系统工程等复杂系统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成功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工程等众多领域,解决了党和国家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曾将系统工程推广应用于研究中国人口及计划生育问题,研究国家价格补贴问题,国民经济发展优化设计问题,通过人机结合,在大型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定量地预报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为党和国家提供重大决策依据等。
2、重视社会系统工程专家对政府决策的理论与实践支持作用
(系统工程专家讨论问题照)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大的社会系统,其各种要素盘根错节,浑然一体,难以严格地加以区分和分割。既不是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知识、智慧、科技因素简单集成,它涉及到政府与社会、政治、经济与结构功能等多项内容。对我国说来,社会系统组织管理主要表现在体制与机制、改革与发展、全局与局部、组织与协调、政策与法规、长远与近期、对策与策略战略,以及规划、计划与执行等等。社会系统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社会系统工程专家体系应包括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家。政府在行使社会管理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要体现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等,就应充分发挥社会系统工程专家对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的参谋、咨询与指导作用。
3、应用系统理论提高政府的政策质量和管理水平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政府管理,必能有效地促进增长;相反则会阻碍经济增长,造成社会灾难。新近在全国形成的突发性卫生事件教训深刻。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框架下,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来策划如何解决长期以来由政府独家管理社会的状况,让多个社会组织共同管理和治理社会,包括企业、社团、学会、公民自身,甚至国际组织;(政府要重塑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如何改变政府与企业和居民传统的控制关系,变成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行"良治",如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其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财政支出有效利用和公共福利最大化。如何通过法制与制度建设,特别是建立国家廉政体系,从源头控制腐败。要“政策透明”、“信息公开” ,成为负有责任,受到公民监督和信赖,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4、应用社会系统工程管理体系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更快发展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应把加强社会系统工程管理,作为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既要在制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又要注重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思想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注重创新文化思想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从整体上推进,才能使我国在现有体制和基础上,构建起功能齐全、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创新体系。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不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过程,而是由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政府行为,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整体创新能力。实施和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系统实践问题,不仅需要总体论证、总体设计、总体规划、总体协调,还要根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不断进行调整,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问题,一项动态的总体研究工作,十分需要有个总体部门来做这项工作,需要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不断为领导决策提供决策支持。
五、组建国家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系统工程管理机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巨系统,有两个重要特点:一虽然系统的组成是分层次、分区域、分门类的,呈多级结构,但综合起来是一个最优的整体,即2>(1+l)。二是系统的作用不可能是瞬时一次体现的,而是分成多阶段运行,不断完善的。对这类巨系统的长远规划,只用一般规划理论是不行的,对其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与引导,缺乏权威和分散运行也是不行的。必须应用运筹学、预测学、控制论重视数学理论,按照变动的系统因素适时发展动态规划。这就为我国社会系统工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任务要求,并迫切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为他们履行其任务提供保证和支持。
根据钱老20多年前的设想和建议,我建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1)应加快培养一批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有系统工程经验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者队伍;吸纳军工组织大型系统工程的经验,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社会系统工程的组织管理机构。(2)在中央筹建一个国家级的社会系统工程管理机构 “总体设计部”——国家体制和总体发展的研究设计单位,运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的方法,设计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从而在国家层次上,形成政府主导的、社会系统总体部参与的决策、支持和执行体系。
如下图:
img: http://www.chia.org.cn/17_3.H2.gif按照钱老建议,总体设计部决策、支持体系应由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组成。其职责与政府决策、执行部门的职能职责有所不同,其职责的重点是放在提供信息与科学分析数据,从而为政府提供咨询和决策依据。应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支持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总体分析、总体设计、总体策划和总体协调,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的解决办法,为决策者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第一,建立相应全面完善的信息资料库,了解国内国外的历史与现状,搜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社会组织管理与经营的信息与典型案例,各类专家、学者与群众的改革建议;并把这种复杂和浩瀚的资料归纳整理组织存贮好,以便随时检索加以分析;适时对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而系统的信息资料加以分析、计算与预测,形成经济、社会的综合计算模型,提出影响所关注系统的千百万要素的定性及定量关系;第二,根据党和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科技技术的最新成就,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数据,适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助政府决策部门设计出一个国家级的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讯、能源、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口与素质、国防、外交以及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方案和长远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付诸实施的方案与组织管理的咨询意见,以助党和国家领导审查与决策;第三,把综合计算模型和改进措施结合起来,不断地根据实现情况,在不断出现的不平衡中,积极组织新的相对的平衡,对国家重要发展政策方针提出调整建议,对重大计划方案与国家重大任务提出优胜劣汰的意见和改进措施等等。
其工作手段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算出一年一年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其他方面发展的情况,可通过计算机做模拟仿真试验。(例如可以用它来“往回算算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的情况,看与实际统计资料是否相符。如果综合计算模型和改进措施的数据是基本准确的,那么模拟试验的结果也是可信的。)当然,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会有新的发现,会有各种创新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生产关系出现。情况变,数据变,模型也要变,从而开拓前所未有的新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是算一次,还可以变换准备采用的改进措施,再在电子计算机算一次。看看结果比前一个方案好还是差,(包括各种方案的二十年长远规划也许算上六个月就都出来了)。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能使我国国民经济持久地高速度发展的最优方案,提供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抉择。
与此同时,还应赋予国务院各部委拥有类似“航天分系统”那样的职责,赋予各省(自治区)、市拥有“航天单机”抓总那样的职责,以便从上至下,形成推进社会系统工程管理的机构与网络体系,形成全国性社会系统工程组织机构网。各个分系统与“单机”分系统的职责主要是:第一,不断为有关部门与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搜集确切的国内外与地区的信息资料,建立相应准确的信息资料库,并把这种复杂和浩瀚的资料归纳整理组织存贮好,分析好,建模与计算好,以便随时提供检索服务;第二,把综合计算模型和改进措施结合起来,进行方案的验证、比较和修正,以提出新的调整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则可以据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对规划作新的调整;甚至对年度计划,对逐月逐日出现的不平衡,采取对应措施,以期达到新的平衡。
我相信,建立健全全国性社会系统工程组织机构网,充分发挥社会系统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作用,必将大大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水平,减少失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同时,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作为密切关联、相互支撑与依托的三个部分内容—思想理论体系、步骤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及从军工工程实践中总结提高的系统工程管理技术,都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诸多社会层面的运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升华,大大提高全民的科学文明素质。
谢谢大家!
主要参考文献:
1、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钱学森 讲 吴义生 编)
3、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社会工程(钱学森 乌家培)
4、创建系统学(钱学森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综合国力的概念分析与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中国网2003年3月19日)
6、中国发展现阶段面临着四个挑战(《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增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出版 东方网12月17日)
7、中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和政策措施(《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8、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思考-汇报提纲(于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