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订阅本帖更新
|
返回整站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风格切换
black
wind
green
blue
yellow
wind5
gray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如何示范全国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新 帖
本页主题:
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如何示范全国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ero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350
威望:
527 点
金钱:
3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31(小时)
注册时间:2009-03-26
最后登录:2020-05-24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如何示范全国
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该如何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逐步实现自己的“三大目标”和“五大任务”,为全国提供示范呢?1月30日,园区举办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专家咨询联席会议,邀请18位国内外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建设、社会法制等领域的权威领导和专家学者,为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建言献策。18位大咖紧贴国家战略导向和国际先进潮流,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见。
创新人才也要与国际接轨
“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全国。要成为全国的试验区,在人才的国际化、国际接轨方面也要做好。”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说,园区可借鉴中新合作经验,深化中新人才管理合作,探索与新加坡合作建立“国际化人才产业园”;创新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园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居留与出入境便利,签发5年多次入境签证或居留许可;探索国际接轨税收体系,园区人才创办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完善海外人才保障制度,将海外人才纳入本地养老保险体系。
\
吴江说,在人才改革试验区方面,首先是要政策创新,探索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现在上海和中关村包括自贸区提出的人才政策,园区还没有移植过来。目前可先把它拿过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自身的创新政策。其次是体制创新,构建中新合作人才开发体制。园区尽快建立起人才需求目录和人才智库,同时吸引国际顶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三是机制创新,形成国际化的人才发展机制。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引入国际化人才评价标准,推行职业资格国际互认等合作机制;探索构建国际化知识产权仲裁机制,打造国际化创新人才保障环境等。
\
恢复容错机制和纠错机制
“产城融合要提升到‘产城人’的融合,还要恢复‘容错机制’,建立‘纠错机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10年前,他曾提了一个建议,把工业园区变成一个新城区:营造城市功能,营造城市环境。后来,园区提出了第三产业倍增计划,其二产和三产城市功能慢慢起来了。这是第一个升级。
园区现阶段要做什么呢?杨保军表示,要领会新型城镇化精神,就是“产城人”的融合。目前园区实际居住人口达110万。接下来要研究这110万人口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收入、消费模式以及他们对这个城市的需求,然后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要培育创新的氛围,恢复“容错机制”。要创新氛围,要在社会舆论方面包容创新的失败。因为创新不可能100%成功。苏州人文化底蕴最深厚,历史上就是能工巧匠:思想家、艺术家全在这个地方,精耕细作的典范,农耕文明我们能做到极致。在没有“容错机制”情况下,杨保军认为:与其“要钱要物”,不如要一个“容错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谋私利,而是为了事业发展,要允许“做错”,同时建立“纠错机制”。有了“容错机制”和“纠错机制”,加上苏州人的聪明智慧和创新能力、潜力,定能完成好国务院交给园区的使命。
\
为外企提供更多激励政策
园区如何营造创新环境呢?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认为,营造一个友好的商业环境包括简化管理流程和社会服务,加快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同时,还要用环境质量、社交文化、娱乐、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来吸引海外人才。发展孵化器以支持创业,推动创新。为在中国设立的外资研发机构提供更多的激励政策,可以通过税收返还、补贴等来鼓励创新。同时,更快地通关速度,更便捷的研发人员签证、居住证申请流程等配套措施,也是对企业很好的激励政策。还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针对园区如何推进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工作,季瑞达从外资企业角度考量,给出三个建议:一是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引入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强本地与国外科研院校和外资企业的合作,培养有良好外语交流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本地研发人员;引入国外高技术科研人员,做好相关生活、环境、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工作。二是为外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供更多的激励政策。政策制定更公开透明,要给予外资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同时在企业通关、签证和居住证办理等方面配套措施也要进行完善。三是缩短国外引进先进项目、生产线等项目环保审批周期,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估方面的工作。
\
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
“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方向不能错,也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表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不仅仅是苏州、江苏的发展,而且需要“可复制性”,从这点意义上,园区开放创新试验跟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性质一样,只是重点不同。园区完全可以把中央的政策用足了。
从中国范围来看,郑永年认为有两个方面要避免。一个是方向。有的地方总想“腾笼换凤”,结果笼子腾空了,凤”没“来。这个情况园区要避免。园区已经有很好的实体经济、加工业的基础,它的空间确实很大。无论是生物制药,机械,工业4.0也好,空间很大。原来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下去。另外一个防止走极端。现在国内讨论非常多的一个是互联网经济,一个是金融经济。互联网经济,金融经济本身很重要,也要发展。但一定要防止互联网经济、金融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有的地方过度金融化、过度互联网化。另外,自主创新确实很重要。但有些地方对自主创新理解不够,他们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关门”创新,最终也会给企业等方面带来负面的“连锁反应。而苏州工业园区一直是外向的,一直依托外部的技术。因此,园区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
\
加工贸易不能轻易放掉
关于园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表示,目前,有些地方觉得自己“很能干了,什么东西自己都能做了”。似乎加工贸易这块可以不要了,这个观念要转变,要重新认识外贸、外资、外商问题。
有的地方任意提高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10年来,劳动力成本提高了不少。但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提高不到50%,印度不到100%,巴西不到180%。这方面,园区还应该做探索,所以加工贸易这块,不要轻易说“放手”,还是要创造条件,但是要升级。其实,转型升级企业自己会做,它觉得你的营商环境好,它会去做一些升级的动作。同时,也应该采取一些新的办法,比如说在利用外资当中有一块短板,很多跨国公司做几亿欧元,它想来又不敢来。如果你不讲知识产权,人家都怕。谁能够把知识产权做好,那欧美日中小企业进来机会还是很多。
王战说,在外企进来的方式上面,也可以发生一些变化,原来是做增量的,厂房盖好了,你来做。现在更多要考虑应该根据产业升级的要求,比如说“购并”,又比如说增资。做得好,也会增资。还有产业链,原来做加工时期利润最薄,如果研发和营销都能做起来那就不一样了。因此,园区在做实体经济方面很有经验,可以在新常态下探索一些新的路子。
努力成为创新创业乐园
“园区对未来产业的布局方面很单薄,还需要胆子更大一些。”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柳卸林说,像北京很强调大数据、机器人、数字化制造、互联网+,但园区的力度还不够,有时候太谨慎了。在未来产业里面建立一些平台,比如说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等,还是需要通过院校和研究院来合作,提供一些平台。
园区要加强对全球最新创新模式的关注。要有一种高度的产业敏感性,对全球哪些是未来非常大的增长点的领域高度关注。要培育企业家视野,需要培养一批有全球视野,重品牌,重领导力的企业家。要鼓励外资大企业在苏州建立第三方开放创新平台,千方百计挖掘国外大公司在苏州的创新“溢出效应”。苏州应该像北京一样,北京有百度、小米,其实都是原来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华人,他们再出来创业,起点就很高。但苏州从跨国公司出来再创业的太少,需要一些手段和文化来改变一下。
柳卸林说,要鼓励外资企业二次创新。如省市的科技型项目、公共产品开发等,可以鼓励一些外资参与。要努力成为全球新型创新创业模式的乐园。现在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愿意到深圳、到北京,因为中国IT生产链要素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成本是最低的。园区已经具备了这种条件,所以园区需要从全球吸引初创团队到园区来,这也是未来创新全球化一个重要创新模式。
顶端
Posted: 2016-02-04 22: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Time now is:11-24 19:39,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