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漫谈工业工程与管理实务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漫谈工业工程与管理实务

一、前言

  记得二十几年前刚考进学校的IE科系,还不知道IE究竟为何?只知道考试成绩决定了科系,毕业后能作什么呢?当时,有的同学说"原以为IE只要读一本书,比别的科系简单,所以选择了IE",也有的同学说 "听说IE是国内外新发展的工程技术,才刚开始启蒙,未来将会非常热门,因此考虑本科系",也有的同学是因为家长强迫,不论甚么科系,只要进入一所大专,拿到文凭就可以。总之,在那时大部份的同学都搞不清上究竟有甚么用。

  早几年前,上的毕业生刚进入企业也会有一些困扰。有的企业经营者听说IE很重要,聘请IE背景的人员负责企业的管理改善,可是在学校短短的几年训练,有能力吗?有的企业认为IE工程师是效率专家,可是面临一群实际动手的技术者,你又能谈什么呢?一到工厂,你没有技术专长,企业对IE也没有足够的认知,大家又以一位IE工程师或上专家来看你表演,你恐怕真的会不知从何开始。

  现在的环境就不同了,IE的方法已经普遍用在各行业。这几年洽访企业,发觉许多的高阶主管接受过短期IE手法的训练。都肯定IE的必要性,也因此,IE工程师已广为业界所重视。同样的,因为企业界运用IE的成功案例愈来愈多,在学术界的教学内容就更丰富了。这段时间演变的结果,同学们可以确定就是IE的方法是实用的,接受过IE训练的工程师对企业有绝对正面的影响力。

二 、工业工程师的职责

  人生病了需要看医生,经由诊断、检查,找出病因,由医生开药,或告之保健的方法。病人则遵照指示将病治愈,让身体愈来愈健康。工业工程师就是扮演医生,是工业界的医生,主要职责是发现工厂管理的问题,研判问题形成的原因,找出对策与订好改善目标,协调改善活动的进行,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更具体一点说,工业工程师是系统的整合者,经由市场情报的启动,决定产出与投入的内容,便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或担任设计与制造的桥梁,使产品能够且有效率的依照设计规格生产。有时,工业工程师亦须扮演经营者与现场人员的沟通者,使经营理念能付诸实施…等等。总之,一个企业包括多种运作功能,唯有一个良好的功能整合者,才能使企业经营效率化,工业工程师是一个不可缺少约角色。

三 、工厂管理实务

  工业工程师在学校所接受的训练,主要是基本知识与管理逻辑能力的养成,亦即,基本动作的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如同要能在球场上有高超的球技,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动作。不过,课堂上的训练包含许多假设,把实务界许多难以掌握的变化假设成静态的,便能成固定的章法,如此比较容易传授。所以,在走入现实的领域前,能多听听实务状况,是有助于加强未来投入工业界的表现。

  工厂要赚钱才能生存。与其用一套正统合理的方法,不如用一个能赚钱的小技巧,这是在实务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一个三、五人的迷你工厂,采用一套完整无缺的体制,恐怕不如老板的临场反应。又譬如,在品质管理的课堂上都教我们要降低不良率,对新产品要经过数次的试作,确定能顺利生产,才能安排量产,但是有一家业绩年年成长的资讯业,不等产品品质完全稳定就安排量产,同重复的检查与修理,及热心的售后服务来弥补前段的瑕疵,这不是正统的正方法,但是比别的企业早进入与掌握稍纵即逝的产品市场,结果它赚钱了。

  钱要能流动才有赚钱的可能。工厂投入资金买材料,加工,产出卖到市场,才能再变成更多的资金。以前,大量需求的产品市场,使生产型态亦以量产为主,工业工程师主要的工作是标准化,以方便分工,提高生产力。在当时,因为市场需求大且产品寿命长,所以多生产,迟早都会卖掉,只要周转金够,多一些库存影响不大。譬如,二十几年前,有一家生产塑胶管的工厂,因品质较差,产品滞销,但每天还是三班制生产(二十几年前,人工与轮班都不是问题)产品多到仓库都摆满了,最后甚至连该厂拥有的一个足球场都堆满了塑胶管。第二年,需求量大增,不但堆积的产品全数卖掉,而且还卖了好价钱。但是,以这几年市场需求的演变,由大量需求变成多种少量的需求,产品寿命短,现在的新产品,说不一定数月后就卖不出去了。

  因此,现代的工业工程师,除了要提高生产效率,还要增加生产的弹性,以便有能力应付市场的变化。再譬如,五年前,有一家资讯业因销售预测误差,工厂空地堆满了价值三十多万的PC滞销品,一旦如此后果就没指望了,最后只好挑有用的零件廉价卖给零件商。这些库存就是没有流动的钱,也不会生利息,钱要能流动才能有更多的钱。

  缩短制程时间才能使物品流通。制程时间是指原材料投入开始,至完成品的产出为止所需要的期间。期间愈短,物品周转次数就愈多。

  在实务上,降低库存的想法是达成缩短制程很重要的观念。库存分原物料,在制品与成品,原物料与成品要考虑工厂的库存政策,为了要与政策结合,目视管理的原则是很重要的。库存政策要配合市场的变化,前已论及,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因此库存政策也受影响。例如,镀金厂预期金价会上涨,当然要先进货增加材料库存。记得前几年,电脑监视器的业者,想尽各种方法寻找管道购买影像管,因为有影像管就能掌握市场,所以当时走进这些工厂,到处都是库存,在管理原则来看,这是不正常,但是赚钱。目视化是让资讯在现场直接显示,不要凡事都要查帐册,反应太慢了。例如库存量与订购点的目视化可以直接作为进料的依据,而不须统计帐册资料。

  要设法降低的是在制品的库存。工厂为了让生产顺畅,因为担心设备或生产线有突发状况而影响前后工程,所以多准备一些库存。其实这是安心库存,是一切问题的促媒剂。库存需要人来管理,便作业量与劳力都增多,不仅使成本增加,也使错误的次数增加,因此又需要更多的库存才能安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难怪企业体质每况愈下。

  一般教材对降低库存的观念并未如此说明,在实务上有时会误导。最主要国内外的环境或不同的企业是有管理文化之差异性,若不经全盘消化,完全按照别家企业的成功作法是行不通的。

  弹性制造系统的管理方法重于设备技术。有许多书籍或文章论及弹性制造系统就会与自动刀具更换,电脑辅助生产"等较技术性之主题连结在一起。尤其,最常看到的是对某些多功能,设计精致的昂贵设备的研发成果报导。在过去几年,与企业界讨论到弹性的对应市场需求时,往往这些有钱的老板就会想如何引进这些先进设备。所以走进现场,不难发现闲置的昂贵设备,或有作业者在旁看守的自动化设备。设备再怎么精良,投入生产的时间少就是浪费,设备自动化的层级再怎么高,只要仍须安排作业者就失去自动化的价值。

  不断的改善比投资设备有效。管理体质不好就引进新设备,就如同高性能的车子行驶在通路状况不良的城市中,永远快不了。IE手法,QC手法…等方法的采用,其综合效果不会比投资大笔资金买进一台不能充分发挥的设备小。

  大量生产的效率改善靠专家,多种少量的生产改善靠全员。全员改善是指从总经理至作业员都参与,因此改善方法要简单易学,要有标准的步骤可供依循。以前,改善手法是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必修科,也被认为是上工程师的专业,但是,现在的工厂。一位小学毕业的班长就有可能将改善手法运作的很熟练,其理由不是现在的班长聪明,而是在实务上已经将有学问的大学必修科,改良成人人能懂的小手法,以前的经营者是在办公室运筹帷帐,现在的高阶主管要经常在现场发掘问题,参与改善。例如,有一次拜访国内某知名汽车厂总经理,结果是在生产现场找到他,正专心的站在生产线旁观察作业动作,发掘问题。

  快连换模换线 (简称QDC)也是弹性生产系统的必备技法。以往,许多技术者认为QDC是模具技术,一直往硬体的改良方式思考。其实,ODC也是IE改善方法,将换模换线的动作分为内外,可事先准备的称外作业,耍停机配合的称内作业。内外区分后,再用简化,合并,删除等原则缩减工时,最后再标准化,若不实施快速换模换线,仍用大批量生产,就会产生开头所述库存增加,缺乏弹性的问题。

  问题意识的养成是成功改善的第一步。在学校,老师出题目,写完答对了就得100分。在实务上,工业工程师,要发掘改善题目,但是写不完,也永远没有100分。研究室作学问要一思,二思,三思,追求完美;实务上,再思即可,只要构想比现况好就改,因此永远改不完。

  工业工程师如何培养问题意识?答案是认识何谓浪费。型造业要将原材料加工或装配,成为产品卖到市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无法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作业就是浪费。譬如,冲床作业只有在模具与被加工物接触冲型时才有价值,所以机器的冲程,材料的搬运,各种检查‥等,全是浪费。由此观点就可了解为什么改善是无止境的。曾有一位丰田汽车的退休顾问谈到,丰田式的生产管理之所以如此有效,如此被企业界认同,就是因为全员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连续几十年的改善绌果。

四、结论

  管理实务首重实践。学校的学科训练主要在培养具备管理者应有的细腻严谨思考。透过各种的假设情况,模拟实务,养成同学们的直觉反应能力。当然也会整理许多成功的案例,使了解曾经发生的实务。假使将各种假设与过去的案例用在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情况,除非完全相同,否则很难有成效。在管理实务上要直指问题的核心,勿拘泥于各学科的原理原则。曾有一位中日技术合作厂的厂长,接受过完整的管理训练,每次与日籍顾问探讨规划案时,总能提出各种假设情况,指出规划案的瑕疵点,并且再要求改进,细腻的思考与水好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效法,但是规划案迟迟不能实施。最后还是将厂长排开,直接指挥工厂助理工程师设置生产线,顺利生产,在实务的实践原则就是从可行的项目逐步实施,再依实际发生的问题状况进行改善,而不是用可能的瑕疵阻碍计划的执行。实践要能以简御繁,别太有学问,能实践的管理,不就是管理寅务吗?

转帖自 IE-泰峰
顶端 Posted: 2009-02-05 11: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Time now is:11-24 17:38,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