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订阅本帖更新
|
返回整站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风格切换
black
wind
green
blue
yellow
wind5
gray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
发展新能源产业须“预警与预想”并重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新 帖
本页主题:
发展新能源产业须“预警与预想”并重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发展新能源产业须“预警与预想”并重
全球气候变暖及全球金融危机两大世界难题,已使新能源产业成为热点。我国已成世界上最大规模新能源产品生产国之一,相关投资十分活跃。从长远来看,新能源产业的未来路径是多能联动,以此形成相对独立的供能能力,再与现有能源体系创新融合。现在的一枝独秀式的新能源开发,只能是一个过渡环节,其中不可避免存在过热、过剩的过度现象。因此,新能源产业需要“预警与预想”并重,为现实矛盾预警,为创新发展打开空间。
透过总体布局辩证看待新能源过热现象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迫切性在提升,政府引导性投入及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在相关领域趋向活跃,并从相对易行的点上入手,也是必然的。透过总体布局,辩证评估点上的投资行为,应该是可行的。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在每次5年的科技规划中对新能源的发展作出部署,涉及现在谈论的几乎所有新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如沼气),还有潮汐能、核能,以及煤气化。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前瞻性的部署,使得我国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对这一产业成长规律的认识。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引人关注的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部署层次上,第一次将解决能源、资源的重大科技问题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并在实际的预算安排、研究力量的配置上予以倾斜。
据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等专家的观察,我国能源的科技战略目前正沿着4个主要的层面逐渐展开:
一是全面部署新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大规模应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智能电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也已进入研发阶段。
二是煤气化。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总的一次能源供给结构中,煤炭占了70%以上的比重。因此,煤气化就成了未来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减少碳排放的重点。国内几家大型煤炭公司及一些私营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煤气化的工厂化设施建设。
三是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包括半导体照明和清洁能源汽车。在我国公布的汽车产品目录上,已列出了77个清洁能源产品,实际运营的清洁能源汽车已超过1万辆。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还表现在以发展低碳技术为基本导向的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上,如绿色流程在钢铁工业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四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参与国际能源大科学研究计划。我国与美国新近签署了在内蒙古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备忘录。同时,我国也是可控核聚变大型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的积极参与者。
从这样的总体背景来看,目前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的局部过剩、过热问题就有条件得到更全面的认识。王元等专家认为,应当更全面和深刻地认识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
单板块一枝独秀后将是“多能联动”
就全国而言,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尚在成型过程中,只有形成尽可能开放的产业平台,让相关投资自由选位,才能在国内各地形成新能源开发的互动关系。目前,新能源单板块一枝独秀式的发展阶段过去后,可能会进入一个新能源产业的多能联动期,逐步形成组合规模,达成相对独立的供能体系,这样才能有效融入整体能源格局之中。
从上海新能源产业主要集聚基地之一的奉贤区了解到,其新能源布局中已注意到开放流动和多能特征的问题。这个区新能源的产业面比较广,覆盖了太阳能、风能、氢燃料、核能等多能领域,在总共21户新能源及相关企业中,太阳能光伏企业有8户,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已达450兆瓦;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5户;氢燃料电池、锂电池和核电电缆、控制系统、冷却泵生产企业有8户。
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军人物胡里清等专家认为,单板块一枝独秀式的发展是一个初步的阶段,到最后肯定进入“相对过剩+不配套”的瓶颈之中。要打破这个瓶颈,关键就是多能联动,彼此打通,形成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目前新能源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太高、供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高。风能和太阳能都有一个时间和季节问题,阴天、黑夜和风小的时候都受影响,电费也较高;氢燃料等新型电池目前也成本高昂,难以产业化。而出路就在于多能联动,在风能、太阳能、氢燃料和储能电池开发等领域全面实施联动发展,做到原材料互通、下游产品互补,让单能小规模整合成多能大规模,发挥规模效应,同时形成互相支撑的产业结构。
新能源产业总体路径尚是进行时态,预警预想不可偏废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总体发展路径尚是进行时态,可能在大的发展方向上有了一定的共识,但具体到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目前还是处于各有各的法、以最后的成效来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像太阳能领域,尚存在单晶硅与薄膜技术的竞争;智能电网的技术集成手段也还是一个学习过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能源产业要真正自立,最终目标是融入整体能源格局中去,发展过程中预警与预想不可偏废,政府扶持与产学研的活力支撑应互动。
在新近的一个中美新能源论坛上,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大中华区负责人说,目前存在过剩担心的可能是单晶硅太阳能产业这一块,而通用电气的研发重点是薄膜太阳能技术。单晶硅技术较为成熟,但薄膜太阳能的技术前景也不容忽视。很可能要到今后几年,才能真正比较薄膜和单晶硅技术的优劣,到那时才知道“哪一个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基于新能源产业的上述特征,需要建立“预警+预想”的引导机制。预警针对现实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单一领域中的投资和竞争过度问题;而预想则是始终为创新打开空间。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
一是要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相对独立的新能源供能系统,打破新能源依附和点缀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最终有条件融入整体的能源结构中去。目前国内能源利用结构依然是煤、油为主的局面,相应形成了相对垄断的运行网络和利益分配体系,新能源要想在这个体系上打开缺口,靠单打一的拾遗补缺较难形成气候。从国家政策趋势来看,对新能源的战略定位正在清晰化,新能源将从遥远产业转向现实产业,其有效的发展路径应该是:首先在一个如乡镇这样的局部区域内率先实现新能源的“独立供应”体系,完全脱开传统的供能网络;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才有可能和条件推进网络和利益结构的整合。
二是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购买示范应落在实处,产学研合作关系也应进一步完善。在技术开发和消化、自主技术集成、配套产业化等关键阶段,需要由政府购买示范成果和项目,落实政府的政策扶持。去年北京奥运会上对清洁能源轿车和客车的政府购买计划,成效显著,有的示范线路至今还在运行;明年上海世博会也将推出更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政府示范计划。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上,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创新引导资金的分配和流向应打破所有制和企、事业单位等界限,检测测试技术等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平台应形成体系,鼓励企业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要真正体现公开和公平。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发表日期:2009-10-13 10:51:04
顶端
Posted: 2009-10-16 09:49 |
[楼 主]
nirco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293
威望:
398 点
金钱:
2516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46(小时)
注册时间:2009-02-15
最后登录:2011-11-01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
nirco
] 好贴!
顶端
Posted: 2009-10-16 11:20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24 21:04,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