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湘江河畔东风劲——湘潭高新区实践科学发展纪实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ero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350
威望: 527 点
金钱: 3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31(小时)
注册时间:2009-03-26
最后登录:2020-05-24

 湘江河畔东风劲——湘潭高新区实践科学发展纪实

2009年3月,湘潭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一年多来,他们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坚持创新为己任,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精彩跨越。

  激情启航展新姿

  沐时代春风,纳伟人灵气,上接天时,下承地利,万木竞秀,能为强者谁甘后;建国家园区,促科学发展,巧借外力,苦练内功,百舸争流,弗占鳌头我不休——2009年4月29日,湘潭国家高新区启动暨发展动员大会举行,大会主席台两侧悬挂着这幅对联。

  这既是湘潭高新区实现华丽蜕变的真实写照,更是其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世人做出的庄严宣告。

  自从国务院2009年3月18日正式批复湘潭高新区升为国家级后,一年多来,湘潭高新区始终按照国家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和湘潭高新区共同主办了金融助推湘潭国家高新区发展合作大会, 12家湖南省和湘潭市重点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与湘潭高新区合作,湘潭高新区管委会和园区63家企业当天即获得30.79亿元的融资支持;4月26日,风电、机电等产业47个项目抱团落户湘潭高新区,投资总额达53.9亿元;4月28日,湘潭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城市品位、加快科技新城建设、完善产业配套环境而建设的总投资40亿元的湘潭高新区东方红南广场科技孵化城项目隆重奠基;4月29日,湘电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的城市轨道车辆制造基地在湘潭高新区德国工业园破土奠基……

  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湘潭高新区为谋求长远发展,把精力和目光更多地放在营造创新环境上。

  2009年9月,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文批复湘潭高新区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装备制造),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其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同年10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湘潭高新区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产业扩张效果显著

  近年来,湘潭高新区立足湘潭工业基础,依托区域科技资源,按照“创新引领、链群扩张”的战略思路,坚持产业超常规发展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坚持培育本土企业与引进优势项目相结合,坚持主导产业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加快产学研合作,构建产业联盟,实现了产业链群扩张,推动了园区快速赶超、跨越发展。

  2009年,湘潭高新区在新引进、培育18家风电配套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了由湘电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骨干企业成立的湘潭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联盟聚集了湘潭优质的风电产业资源和科技资源,实现了科技和产业的强强联合,有效整合了该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上的各方力量,提升了湘潭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做强做实”的工作目标。

  产学研合作东风乍起,湘潭风电产业“航母”蓄势待发。

  2010年,湘潭高新区更是如虎添翼,捷报频传。1月15日,22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湘潭高新区,紧接着,全国首家国家级风电直驱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风电检测中心落户,注册资金20亿的湘电新能源投资公司在湘潭高新区成立。4月30日,湘潭高新区举行产业联盟项目签约仪式,11个产业链项目落户园区,投资总额109.7亿元,其中投资过亿项目8个,过10亿项目3个,包括电线电缆、偏航变桨、风电控制系统等6个风电配套项目,远大住工、江南新能源2个低碳产业项目,大型装备结构件等3个先进装备制造项目。这些项目的入园,是湘潭高新区推动产业联盟发展的又一丰硕成果,他们为湘潭高新区产业链群发展注入更为强大的活力。

  至此,湘潭高新区按照“总装先行、发展部件、完善配套”的思路,实现了园区产业从单一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制造总装向完备的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制造过渡,已形成以湘电风能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总装、叶片、特大轴承、控制系统、偏航系统、减震器、骨架、刹车系统、电池、升降机等为主体的较完整的产业链,一个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联盟由此构建并迅速壮大。如今,湘潭高新区风电产业本地配套率达到60%,国产化率实现了80%。

  此外,湘潭高新区还形成了以海诺电梯、铁路电机等为骨干的环保机电产业集群,以金天能源、立发釉彩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了国内惟一的国家火炬计划湘潭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园区建设日新月异

  今年以来,人们在湘潭高新区风电产业园建设工地上总能看到一派繁忙的开发景象:各种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川流不息,正忙于平整土地;工人们则在争分夺秒铺设园区道路。

  这仅是湘潭高新区开发建设大力推进的一个缩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湘潭高新区管理者深谙此理,于是果断决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先行。

  近些年来,湘潭高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投入,以超常规的速度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2009年,湘潭高新区投资28亿元,建成了晓塘路、茶园路、长新路、格林路、火炬路、莱茵路、书院路等园区道路,水、电、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各种城市设施配套完善,各种管网全部入地,道路两侧全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形成了优美的人居环境。科技大厦、创新大厦、金侨大厦、电信公司、五星级盘龙山庄酒店、四星级华宇酒店、故里居大酒店等坐落其中,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成为人气旺盛、投资商看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技新城区。

  项目建设更是如火如荼。总投资17亿元的火炬创新创业园内,12栋标准厂房、创新大厦、同舟大厦、创业公寓、综合楼等已经交付使用,创业大厦、三期标准厂房、中介服务大楼等正在建设。目前,火炬园孵化器面积已达3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面积将达100万平方米,可望成为湖南乃至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功能最齐全的科技孵化器。

  德国工业园里铁姆肯(湘电)轴承、天利恩泽太阳能电池片、LED基地等产业项目已竣工并投产,总投资30亿元的科技孵化城建设已全面启动,安置区建设热火朝天……

  湘潭高新区在“筑巢引凤”,为企业提供优越的成长环境、助推企业腾飞的历程中,谱写了一曲筚路蓝缕、勇于开拓、成就斐然的凯歌。

  人们发现,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的湘潭高新区呈现出是一幅喜人的画卷:东方红广场和锦源广场蔚为壮观,湖湘公园内热闹非凡;社会多元化开发的数十栋近百米的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笔直宽敞的马路上车流疾驰,蓝白相间的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广袤的天空下,见不到一根矗立的烟囱,也看不到如蜘蛛网般交错的各种网线,只有各式各样迎风招展的旗帜格外惹人瞩目,它们与现代工业园区相映相衬,为湘潭高新区锦上添花,展示出一派雄伟大气、美不胜言的现代都市景象。

  科技创新成果喜人

  2009年7月,湘潭高新区在该市率先设立专门的金融服务机构——金融服务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金融办”), 随即研究出台《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发展的暂行办法》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使用办法》两个政策文件,致力在银信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辅导、债券发行等业务领域为园区企业提供指导,为解决园区建设及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8月,湘潭高新区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使资金不足、经验不够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可享受以资金支持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科技创业优惠政策,吸引了33家大学生企业入驻创业。

  11月,湘潭高新区与深圳麦肯特合作组建湘潭麦肯特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并与中国银行湘潭分行、湘潭麦肯特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推荐园区内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且符合银行授信条件和担保公司担保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中国银行湘潭分行、湘潭麦肯特担保公司提供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并提供总额不低于2亿元的综合授信。该公司成立仅半年,就为园区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担保融资2.6亿元。

  10月-12月,湘潭高新区举办为期3个月的“火炬杯”湘潭首届科技发明大赛,湖南省240多名科技爱好者参加了大赛,获奖者获得由湘潭高新区提供的创业启动资金、创业办公场地、生产场地、各项配套扶持资金、贴息贷款等总价值100余万元的创业扶持……

  这些举措是湘潭高新区在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竞争优势的大胆尝试,也是湘潭高新区晋级之后寻求科学发展的有效探索。

  此外,湘潭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要加快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勇担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任,必须迅速破解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瓶颈——资金和技术。这“两条腿”必须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才能助推科学跨越发展。于是,湘潭高新区不断挖掘科技项目,引进资金活水,完善载体建设,提升创新能力,促使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

  2009以来,湘潭高新区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搭建银企合作桥梁,为企业提供融资43.14亿元,为19家重点企业和项目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共计8879万元,帮助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滑轮系统等9个项目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基金,新引进科技企业124家、中介机构16家、产学研合作平台11 个,为园区创业型企业、成长型企业、龙头企业提供了较为有效地支持。

  区内百姓安居乐业

  “真没想到,当了一辈子农民,到老了还能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领上养老金。”5月24日上午,湘潭市葩金村68岁的邓正安老人在第一次领到退休养老金后兴奋地说,“多亏湘潭高新区政策好,以后我按月领取退休费,不但日常开支足够,还可以给儿女减轻不少负担。”

  新年伊始,湘潭高新区管委会将《湘潭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作为今年的1号文件出台,在湘潭市范围内率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由各区、街道、村对参保对象给予补贴,并给予相应奖励,受到湘潭高新区失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一直以来,湘潭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倾力打造安居工程,让群众共享园区快速发展的喜人成果。近年来,湘潭区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集中安置区,按照先安置再拆迁的原则,让“居者有其屋”。仅2009年,湘潭高新区就竣工安置房8.6万平方米,今年又开工建设了41栋14.3万平方米安置房。安置区的建设标准都是按照花园式小区样板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地打造,还统一管理物业、消防安全、园林绿化等,让被拆迁群众住得舒心。

  此外,湘潭高新区一方面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高求职者劳动技能,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另一方面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多个面向不同人群的现场专场招聘会,促进就业。2009年,湘潭高新区培训失地、失业人员1061人,推荐就业、再就业3700余人次,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1200个,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43人,真正做到了让他们在“安居”的同时,实现了“乐业”。

  此外,湘潭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拥有一流设施设备、强大师资力量的火炬学校,一系列惠民举措实实在在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居、就学、就医等问题,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一年多来,湘潭高新区以实干实践科学发展观,犹沐强劲东风,直挂云帆,奋勇向前;犹听冲锋号角,一鼓作气,虎虎生威,书写了科学发展的精美画卷。

顶端 Posted: 2010-08-05 08:2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Time now is:04-05 01:29,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