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率先发展率先突破  长春高新区打造区域新增长极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subasa
级别: 学生


精华: 0
发帖: 94
威望: 147 点
金钱: 16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2(小时)
注册时间:2010-01-20
最后登录:2011-03-25

 率先发展率先突破  长春高新区打造区域新增长极

访长春市市长助理、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亚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高新区的生命力之所在。”长春市市长助理、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亚明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作为先进的国家高新区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区,长春高新区肩负着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长吉一体化的特殊历史使命,有责任做到率先发展、率先突破。”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长春高新区从2009年年初开始深入调研,聘请、组织国内外专家对高新区进行科学规划,立足国内外产业分工大格局,抢抓东北振兴和长吉图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制定并实施了《长春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构建南区和北区两大板块、发展六大主导产业、建设五大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拼搏,长春高新区赢得了发展先机,成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区,一个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争创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

  自主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 “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长春高新区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这一精神,都作了哪些部署?

  孙亚明: 今年长春高新区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工作,主要通过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力,三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力。只有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发挥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长春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经营理念,进行科学统筹谋划,有效整合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强各种能力建设,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通过几种能力的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发挥市场、企业、政府和社会的组合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长春高新区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国家高新区前列。

  记者: 2009年以来,长春高新区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能否重点介绍一下?

  孙亚明: 2009年以来,长春高新区按照新一轮发展的战略要求,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措施。

  第一,建设创新平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长春高新区着力促进创新要素聚合,建设创新平台。长春高新区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与科研单位共建模式,建设和完善生物与医药、光电技术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研发、实验、测试等服务。同时,长春高新区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研发、公共信息、知识产权交易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此外,长春高新区按照“多元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在南北两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孵化器,创新孵化理念,完善孵化功能,加快形成孵化器集群,为创业企业打造孵化平台。

  第二,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新一轮发展中,长春高新区将构建、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保障措施来抓,努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资金保障体系。长春高新区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实现技术与资本的融合。同时,长春高新区加快引进风投公司,组建创投公司、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提高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能力。长春高新区还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扶持计划支持,形成政策性资金、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和银行贷款互为补充的产业资金保障体系。

  第三,引进创新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9年长春高新区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吸引了40家不同层次的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今年长春高新区在北区引进中国电子投资集团、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等10家央企打造五大园区,这些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如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拥有26家研究院以及一批技术团队、设计团队和管理团队,目前该集团正在长春高新区南区建设国家级的机械研究院。中国航空集团在汽车电子、电动车开发方面的研发能力达到国际水准,目前正准备在长春高新区北区建设汽车电子(零部件)和电动车加工制造生产基地。

  此外,长春高新区还汇聚了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39家,拥有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引进培育各类人才,强化人才智力支撑。长春高新区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研发及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创新精神又具管理才能的企业家人才、海外高端人才。同时,长春高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培训中心合作,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加大对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及潜在创业者的专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此外,长春高新区还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待遇。

  记者: 长春高新区提出全力争创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目标,上述四个方面措施对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有哪些重要意义?

  孙亚明:通过实施这四个方面的措施,目前长春高新区已基本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三大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长春高新区现有研发机构总数突破百家,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2家,各类人才12万人,其中包括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000余人;建设了吉林大学科技园、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中俄科技园、创业孵化产业园、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和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孵化基地,共孵化企业900余家。长春高新区新引进担保、贷款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30余家,设立各类基金6只,基金规模由过去的2亿元增加到31亿元。

  到2020年,长春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65%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8%,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6%,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家,孵化自主创新企业达到千家以上。  

  率先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设计、研发、营销、管理、培训等生产性服务支撑;聚集银行、风投等金融投资机构,为技术转让、股权交易等提供金融服务支撑;丰富城市的公共配套与商业配套设施,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   

  记者: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长春高新区做了哪些工作?

  孙亚明: 一是提高认识,科学定位。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互为支撑,同时现代服务业也可以率先发展,成为繁荣现代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为此,在新一轮发展中,长春高新区对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率先发展进行了重点规划。在南区规划了总部发展基地,今年将启动建设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在北区规划了中央商务区,围绕长东北科技中心重点开展技术服务。此外,长春高新区还建立健全和完善了金融、中介、证券、信息、测试等服务体系,组建创投公司,引进担保公司等,采取多种举措鼓励银企合作。这些举措提升了长春高新区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满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了长春高新区的发展质量,优化了产业结构。

  二是发展动漫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长春高新区把文化创意、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发挥长春高新区在这两个领域的产业和人才优势,突出抓好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吉林师范大学创意文化产业园、尚德森铭动漫服务园、中软国际大连软件外包基地等智慧型产业项目,着力打造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三是建设商务综合体,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长春高新区改变过去单个谈项目、平铺摆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把现代商务综合体作为集聚要素的平台,引进和承载一批相关企业,产生“招一进百”的集聚效应。长春高新区重点建设了天安数码城、东北亚国际小商品城等10个综合项目。

  记者: 目前长春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如何?

  孙亚明: 天茂社区综合体、长春农业科技中心区等一批项目已开工;成立了吉林动漫集团,新引进10余家动漫企业,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正式落成,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获得国家2000万元扶持资金;引进中国节能集团、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总部类项目19个,长春高新区的总部企业达到97家。到2020年,长春高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区域承载能力和发展环境更为优越,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化同步推进,科技、经济、社会和人文协调发展。

      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靠科技创新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是要提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更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记者: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长春高新区是如何进行整体布局的?

  孙亚明: 在《长春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中,长春高新区确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精优食品加工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六大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布局与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长春高新区在这些领域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已成为吉林省和长春市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记者: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全球产业转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区域振兴政策等因素也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力,长春高新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孙亚明: 长春高新区抢抓机遇,依托产业发展优势,突出高新高端特色,进行了全面统筹和科学谋划。

  一是依托现有整车及零部件产业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集群化发展。二是依托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3个领域;积极发展化学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三是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方面的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微电子装备和医疗检测仪器等5个领域,打造技术领先、工艺先进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四是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以汽车材料为核心,重点发展特种材料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形成特色鲜明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五是依托吉林省的农业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重点发展有机、绿色、名优食品,形成精优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六是依托长春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以延伸重点领域产业链为切入点,重点发展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等6个领域,打造服务长春、辐射吉林省、影响东北亚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记者: 园区是吸引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集群创新的最佳载体。据了解,长春高新区积极实施园区和基地战略,培育引进龙头项目,实现产业集群发展。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孙亚明:长春高新区坚持产业发展与功能配套相协调,努力缩小服务半径,构建生产生活服务链条为一体的“汉堡包”模式规划,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长春高新区坚持培育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龙头项目,以龙头项目支撑园区发展。长春高新区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建设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与医药、光电子、创意与软件、动漫、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园区,并已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目前,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李尔公司投资建设的汽车电子工业园部分厂房已经竣工,李尔公司新组建的高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正在组织电动客车研发及样车制造;修正医药园、长生疫苗基地项目部分投产;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新能源产业园已奠基;长春卓群纳米公司铅酸电池再生活性剂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

  10家央企在长春高新区北区联手打造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的五大园区,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主要研发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智能电网技术设备,中国节能集团、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重点发展机械产业加工制造。最近,长春高新区又与中国五矿和中国航空集团签署协议,建设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以及电动车开发、飞机发动机组装产业园。这种“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孵化”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形成产业孵化基地,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放大龙头企业的创新带动效应,实现新兴产业的集聚,将对东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记者: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春高新区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孙亚明: 2009年以来,长春高新区出台了几十个鼓励创新、加快产业发展的文件,目前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多达120项,如《长春高新区关于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长春高新区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长春高新区关于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

  在强化科技投入方面,2009年长春高新区在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上投入的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3%;建立了鼓励创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全年投入扶持资金1.8亿元。

  在加强孵化器发展方面,长春高新区突出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吸纳民间资本,采取参股注资的方式加大对创意与软件产业园、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等孵化器的投入;协调落实吉林省、长春市孵化器建设匹配资金;对认定为省级以上孵化器的单位给予适当资助。

  在产业政策方面,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有效利用现有平台,在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及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政策环境的优化促进产业发展。

  记者: 这些措施的实施是否收到了实效?长春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亚明: 2009年,长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760亿元、4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2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878亿元,同比增长27.6%,占长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首次达到50%,生物与医药、光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长春高新区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亚洲最大、品种最多、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物疫苗产业基地,国内著名的半导体照明和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带动吉林省、辐射东北、国内外知名的动漫产业基地,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之一。

  如今,长春高新区已成为长春市自主创新示范区、吉林省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区,肩负着引领、带动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光荣使命。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长春高新区将努力实现成为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战略支点,谱写新的辉煌。
顶端 Posted: 2010-06-09 09:0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Time now is:04-05 01:20,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