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订阅本帖更新
|
返回整站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风格切换
black
wind
green
blue
yellow
wind5
gray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创新温江“高端”之路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新 帖
本页主题:
创新温江“高端”之路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创新温江“高端”之路
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
——来自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的产业高端谋略
2010年,对四川省成都市来说是意义非同寻常的一个年份。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开局之年,剑指产业高端,瞄准高端产业……西部科技中心的成都,正在新的坐标之下,加速推进一场酝酿已久的产业“高端”谋略,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增添产业绿色引擎。
2010年,对成都市温江区来说是加速跨越发展的一个节点。
4000年前古蜀鱼凫王国发源地,由古至今的川西重镇“金温江”,其内涵正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高端”路径下,被得以重新定位与诠释。地处西部、身居成都的“金温江”,扮演着一个快速崛起的西部新城核心区的角色,正在成为高科技成都乃至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极、发力点,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时代使命之下加速前行。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深化城乡统筹,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路径之下,主动顺应产业经济结构向服务经济高级阶段演进规律的温江,主动融入成都市、全国乃至全球大格局。今年年初,温江首次提出了在成都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城乡全面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进一步强化“兴三优二,一三联动”产业发展战略,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六大片区为载体,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力争3-5年内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初步建立起产业结构高级、产业层次高端、产业项目集群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温江未来发展六大功能片区之一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全国4家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之一、西部地区惟一的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的科技园片区。该园区以大健康、大电子和信息网络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一场直奔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微笑曲线”两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的产业“高端”行动,正在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蓄势起搏。
三次创业 金温江的“科技律动”
纵观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技术水平的提升无疑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无论是传统产业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发展,基于技术创新的科技产业,以及自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集群,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今年年初,紧随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温江首次提出了在成都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城乡全面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进一步强化“兴三优二,一三联动”产业发展战略,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轴心的“科技园片区”战略功能区升级,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动力。
“10年内,把园区建成一座年产值达1000亿元、人口规模达20万的现代科技产业新城。”近日,成都市温江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建设工作,确立了“3年强转型促升级、5年达千亿塑新城、10年现代化国际化”的总体建设目标。
如此蓝图之下,作为温江六大功能片区之一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产业巨轮已扬帆起航。
从普通工业园,到产业园区,再到现代产业园,历经18年、两次艰苦创业,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已成为四川省“1525”工程重点培育的7个500亿元特色产业园区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不断凸显。
在六大功能区之中,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轴心的科技园片区,立命于创新,立足于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之域,无疑将在六大功能区规划定位坐标中“扮演”高端产业最为集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事实上,立命于“科技产业新城”打造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实现了多年创新能力聚集积淀后的崛起。记者从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了解到,2009年,该园区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完成税收12.8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68.7亿元,同比增长27.7%。
而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30.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0.8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95亿元。此外,今年上半年,园区新引进项目46个,预计上半年实现到位区外资金35.51亿元,到位省外内资20.84亿元。
今年上半年,品胜电子、华星药业、海科信息产业园等新入驻科技产业化项目相继开工投建,而伟易达、联合万方、隆鑫机械、凯力气体、鑫龙宇电器等11个项目也已竣工,并将相继投入运营。在载体建设上,园区已初步建成海科信息产业园、迪威电子、成都SBI创业街等信息产业载体10万余平方米,投入使用的载体已达7.7万平方米。
加速产城融合 打造科技产业新城
“3年强转型促升级、5年达千亿塑新城、10年现代化国际化”。“十年磨一剑”的决心与魄力,已然在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从蓝图付诸行动。
从普通工业园,到产业园区,再到现代产业园,正在完成持续“三连动”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眼下已跻身四川省“1525”工程重点培育的500亿元特色产业园区。
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为指引,今年以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以建设“千亿科技产业新城”目标,在“兴三优二”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加大了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力度,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全力提速科技产业新城建设,在第三次创业起步之时,向建设一座融高端产业核心区、高智人才聚集区、名优品牌云集区、创新创意孵化区、资本产业融合区、产学研商务居住时尚区于一体的园林化、国际化创新科技产业新城全速前行。
产业,唯有聚集,才能形成创新集群之势,并最终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微笑曲线”两端靠近。经过两次创业之后,面对第三次“嬗变”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已经具备了直奔“微笑曲线”两端的产业聚集实力与敢想敢为的魄力。
经过两次创业,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引进各类项目700余个,形成了以中立数据、颠峰软件、品胜电子、中消防、五粮液、安吉精密管业等为代表的电子机械产业;以统一、康师傅、青岛啤酒、娃哈哈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以维奥制药、三精升和、科创药业、百利药业等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眼下,立足成都谋发展,放眼全球聚创新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已经聚集了世界500强企业5家、亚洲同行业最大企业8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2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台资企业60余家、投资5亿元以上企业26家、投资上亿元企业逾百家……作为西部惟一的海峡两岸科技园区和四川省“1525”工程重点培育的500亿元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紧随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时代使命,与温江“兴三优二,一三联动”产业发展战略,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轴心,启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造城”计划,10年为限,为高端产业聚集,崛起一座产业之城!
“3年强转型促升级、5年千亿元塑新城、10年现代化国际化”,一座以创新立命,以前沿科技为内涵的现代科技产业新城轮廓,已然在成都以西的坐标上,逐渐清晰。
根据新确立的历史方位和战略构想,按照温江区“兴三优二”的发展战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确定“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10年-2013年,园区将引进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2013年-2015将实现产值过千亿元,功能完善,二三产业互融的城市综合体;2015年-2020年,建成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的现代国际产业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心两带三轴四片,将成为“未来之城”的产业骨骼。“一心”是指区域性复合型城市公园;“两带”为杨柳河滨水景观带和温泉大道商务休闲带;“三轴”是沿锦绣大道和新华路的生态景观轴线,以及沿学府路的复合型空间增长轴;“四片”即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学产业园、信息产业园、楼宇经济区。
以10年为时间坐标,以23.2平方公里土地为空间坐标,在这个以时间、空间为横纵坐标的焦点上,一座融高端产业核心区、高智人才聚集区、名优品牌云集区、创新创意孵化区、资本产业融合区、产学研商务居住时尚区于一体的园林化国际化创新科技产业新城,无疑将成为成都产业国际化、高端化的最有力的缩影与标杆。
十年谋略:向“千亿元产业园”进发
面向大成都、面向现代化、面向国际化,紧扣六大功能区规划布局的核心,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启动“三次创业”的路径谋略,思路清晰,决心有力:主动承接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积极调整发展方式,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力争早日实现“千亿元产业园”目标。
这样的路径选择,并非无的放矢。在大健康、大电子和信息网络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布局之下,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轴心的科技产业园区,已经形成了相当“体量”的产业集群。
今年6月,西部首个淘宝网商创业园在温江区建成并开始运营。在去年12月底与淘宝网方签订共建协议后,温江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投入办公面积5200平方米,以优惠的条件提供给淘宝卖家的网店经营和服务活动。目前,已有39家网商进入该创业园开展业务经营,园区内各项配套服务以及网商活动已经展开。
除淘宝网这一平台外,温江区依托四川青年创业园,大力引进国内有影响力的各类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其中包括专门从事跨国在线服装零售的米兰网。而从米兰网国际站上陈列的商品可以看出,“成都造”的女鞋、女裙、动漫服饰等已占据相当份量,在温江“建设成西部最大、全国一流的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的蓝图之下,最有力的产业聚集支撑,将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核心,并逐步将产业聚集能量形成辐射之势。
与此同时,在信息产业上,依托中立数据、颠峰软件等龙头企业,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正在形成一条集聚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存储与传输以及系统集成的信息服务产业链。眼下,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信息产业核心承载地的温江区,已经聚集了70余家包括淘宝网、凡客诚品等业界翘楚在内的电子商务企业,其年销售额已破5亿元,而以中立数据、大重信科技等为代表的其它各类电子信息服务企业,年总产值已直逼20亿元。
眼下,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已形成电子机械、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印务包装等优势产业集群,同时正着力引进培育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业及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及业态。
在接下来的发展路径中,立足于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将改造升级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鼓励企业搭建科技平台,力争年内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达5家,总部企业达100家。
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正在酝酿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对企业总部迁入予以扶持,开发建设总部经济甲级写字楼,推行“缴税免租”的招商政策,力争年内新引进税源型总部100家;依托中立数字产业基地、淘宝产业园、SBI等载体,加快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载体,大力发展以网络经济为主的信息服务业,力争到2012年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占园区经济总量比重达3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达50亿元。
在机电一体化产业领域,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将在短期内加速实现从“以机械为主向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为主”转型,通过政策引导,引入产业高端,重点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电子视听设备制造龙头项目,逐步提高其在园区制造业中的比重。
与此同时,在人才培育与科技金融领域,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将依托西南财经大学人才、技术等方面资源加快建设成都金融创意区,着力构建西部首个集金融学术研究、资本市场运作、股权交易、产权交易及非银行金融业务高端人才和机构的创新与实践集中地。
纵观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加速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型成长企业的扶助,用科技创新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提升的绿色经济,是温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捷径。在区域发展到最后,同质化竞争背景下,一个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无疑是科技创新,眼下温江突围之路,无疑具备了这种先发优势。而以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代表的“温江创新”力量,正在将这样的先发优势,加速转化成为驱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与为产业发展增添绿色引擎的经济增长力。
新闻链接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国务院台办和科技部正式批准设立的西部地区惟一的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四川省、成都市重要的台商投资聚集区, 是四川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即“1525”工程)中的500亿元园区之一。
园区位于温江区城市组团西部,规划面积23.2平方公里,按照我国台湾地区中兴顾问社、美国麦肯罗技术咨询公司参照台湾新竹工业园设计的国际二类工业区标准设计建设,规划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学产业园、信息产业园、总部经济区等功能片区。截至目前,园区共引进各类项目700余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亚洲同行业最大企业8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2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投资5亿元以上企业26家,投资上亿元企业逾百家。2009年,园区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9亿元,完成税收12.8亿元。
目前,该园区正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 “两个加快”、“止滑提速”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要求及温江区委、区政府“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和“兴三优二”发展战略,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为指引,以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为核心定位,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目标,力争3年强转型促升级,5年达千亿塑新城,10年现代化国际化,着力打造一座集制造、研发、总部、商务、教育、居住于一体的园林化国际化创新型产业新城。
顶端
Posted: 2010-09-17 09:5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Time now is:04-05 01:22,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