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订阅本帖更新
|
返回整站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风格切换
black
wind
green
blue
yellow
wind5
gray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宁波高新区 建设智慧城市智力源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新 帖
本页主题:
宁波高新区 建设智慧城市智力源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宁波高新区 建设智慧城市智力源
用手机可随时随地查询物流信息,三网融合区域试点工作将展开,小区智能化用电试点建设逐渐铺开,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将投入应用……未来,宁波将成为一座智慧城市,而宁波高新区将成为这座智慧城市的大脑。
9月20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将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需求和创新为动力,建设智慧城市。
而在9月19日签约的18个智慧城市建设合作项目中,有8个与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相关的项目落户宁波高新区。可以想见,这些项目建成后,宁波高新区将成为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智力源。
承担智慧城市建设重要使命
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赋予各类物品感知功能,使各类物品产生“智慧”为人所用,并依托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等多网组合,建成更全面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更有效的数据整合,更好的业务协同和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的城市。目前,宁波高新区已集聚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射频识别(RFID)企业,产业已涵盖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传感网络、RFID标签生产与封装、RFID锁具、智能交通、智能图书馆等多个研究领域与具体应用,这些企业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与IBM倡导的“智慧地球”发展战略不谋而合。“这是IBM全球业务拓展和中国产业布局的战略性举措。”IBM全球高级副总裁罗伯特·拉布朗克说,“与宁波高新区合作共建智慧物流园区,对IBM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依托宁波的港口和物流产业基础,IBM将以智慧物流为切入口,逐步推广‘智慧地球’理念,并对全球其他地区的发展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智慧物流”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按照《决定》的规划,宁波市将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系统,形成一批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通过10年的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围绕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智慧制造体系、智慧贸易体系、智慧能源应用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智慧安居服务体系、智慧文化服务体系“十大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和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六大智慧产业基地”,着力抓好智慧基础设施、网络数据平台、智慧产业体系、智慧应用体系“四大建设”。而宁波高新区在智慧公共服务体系、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网络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智慧城市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智慧城市建设也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平台和试点的支撑。根据《决定》,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将实行先试点、后示范、再推广的办法,有序地开展建设。宁波市确定在“两大区域、两大系统”先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两大系统”试点即在物流系统开展智慧物流试点,在医疗系统开展智慧健康保障试点;而“两大区域”试点其中之一即在宁波高新区开展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试点。
自2007年晋升国家高新区以来,宁波高新区创新能力日益提升,创新环境建设成效突出。特别是宁波研发园集聚了大量的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将宁波高新区推向了创新梦想的高潮,推向了长三角南翼创新基地的战略位置。目前,宁波高新区已集聚IBM、微软、中科IC设计中心、萨基姆无线(中国)研发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等研发机构100多家,世纪互联、金蝶软件、东海蓝帆等软件企业近200家,建成了宁波研发园、宁波软件产业园、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等载体与服务平台。
作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试点区域之一,宁波高新区无疑担负着重要使命。在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建设方面,宁波高新区已经集聚了一批重量级企业,他们将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与宁波市联合创办的大型院地合作项目,是参考国际流行模式创立的非营利机构,能够为宁波及其周边地区营造IC设计业发展的软环境,以IC设计为龙头推动当地IC产业的良性发展,利用高科技手段带动宁波及其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升级,将成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力量。宁波世纪互联IDC数据中心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及智慧能源最新技术成果,打造以数据中心服务为主的新型智慧能源服务产业链,促进宁波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宁波金唐软件有限公司凭借对数字化医院建设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坚持“管理决定工作流”的设计理念,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整体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先后推出了数字化医院管理系列软件、临床检验管理系列软件、临床影像系列软件、体检与健康管理系列软件、数字化社区医疗系列软件、区域数字化医疗卫生管理系列软件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成为宁波高新区建设智慧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依托力量。软铸国际能够在互联网上实现个性化、多媒体化的HD高清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数据会议、网络电话(VoIP)、实时通信、远程培训、远程监控、客服中心、协同工作平台等丰媒体统一信息应用服务,成为宁波高新区建设智慧交通体系的重要依托力量。此外,宁波高新区还将依托以家居智能化、电子化为主要产业方向的威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安居服务体系,依托电子商务完整流程服务提供商宁波致祥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建设智慧贸易体系。
建设智慧城市,宁波高新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和研发基础,也吸引了一批建设智慧城市项目入驻。
清华同方将在宁波高新区投资设立产业基地(公司),或收购、并购宁波当地企业成为下属公司,开展信息化咨询、物联网、节能改造等领域的业务,全面推动工业企业、智能楼宇采用各类节能减排新技术,建立物联网基础平台,为城市运行体征监控业务、城市公共服务管理业务、城市公共安全指挥业务等三大业务领域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共建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和物联网产业园。广通信达今年年内在宁波高新区投资设立总部(公司),开展IT网络运维、信息安全以及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组件管理、业务管理、运行管理等领域的业务,并在宁波建立智慧网络运营中心。业内领先的网络娱乐平台服务商顺网科技年内将在宁波高新区投资设立产业基地(公司),或收购、并购宁波当地企业成立下属公司,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智慧城市网络监控业务及网络传媒业务。有着丰富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经验的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NEC公司将与中科院计算所宁波分部联合在宁波高新区共建“宁波智慧城市感知计算服务中心”。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IMPINJ公司将与宁波高新区的RFID电子标签封装制造、物联网应用系统研发专业企业浙江钧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年产9000万颗超高频RFID芯片、标签”项目建设。这些企业将与宁波高新区管委会携手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共同推进宁波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建设。
可以看出,落户宁波高新区的项目都具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这些项目与宁波高新区既有的研发机构及各类创新资源相结合,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智力源泉。
建设“一中心、三基地”
宁波高新区根据现有基础及自身资源条件,将宁波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定位在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中心、三基地”,即以智慧应用系统软件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在高新区逐步形成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软硬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与服务一体化的智慧产品生产与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智慧城市行业应用方案解决中心和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
按照“一中心、三基地”的定位,宁波高新区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若干智慧城市的载体和服务平台,努力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引领区和示范区,成为国内一流的智慧型科技园区。
在智慧城市载体建设方面,宁波高新区将按照“超前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重点建设宁波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同时积极推进宁波软件产业园、IBM宁波智慧物流产业园、智慧产业专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力争到2015年智慧载体建筑面积突破12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80亿元;在智慧城市研发要素集聚方面,宁波高新区力争到2015年累计引进集聚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研究机构及服务机构100家以上,智慧城市研发、软件设计、应用推广等从业人员超过10000名;在智慧产业发展方面,宁波高新区力争到2015年实现集聚软件开发等各类企业500家以上,其中像IBM、微软、清华同方这样的著名企业20家以上的目标,园区信息产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离岸服务外包收入超过5亿美元,扶持培育收入超亿元企业20家以上,最终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六大措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宁波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海国认为,建设智慧城市是宁波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宁波高新区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新机遇。他表示,宁波高新区将全力以赴,进一步汇集资源、整合力量,举园区之力投身智慧城市建设。
首先,强化统筹协调。宁波高新区将成立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工作协调小组和决策咨询专家指导组两个专门机构,牵头制定《宁波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并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征求决策咨询专家的意见,以便于宁波市政府批准后,该方案能尽快出台实施。同时,宁波高新区还在着手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
其次,制定基地布局规划。宁波高新区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的规划调整已报经宁波市政府批准,区域功能调整为以科研为主的城市综合功能区。用于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的土地面积约66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该基地立足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研发机构,集聚宁波智慧城市总平台开发公司与“十大应用系统”专业平台开发公司及各类软件开发设计企业、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展示中心及人才培训交流中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第三,全力抓好大项目引进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项目的支撑、集聚效应十分重要。为此,宁波高新区根据软件基地的目标定位与规模质量要求,重点对国际IT 500强企业、国内软件100强企业等重点软件企业进行分类、分析,按各产业载体建设进度定向引入。目前,宁波高新区已与华为、同方、大唐电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物联网研发、IT人才培训等达成合作协议,世纪互联数据中心及智慧能源、顺网科技智能娱乐等项目已签约。为推动智慧城市相关项目尽快动工,宁波高新区9月初开展了拆迁攻坚大会战活动,软件产业园、智慧物流产业园、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涉及村的拆迁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第四,加快推进IBM智慧物流项目。今年8月宁波高新区与IBM签约,双方共同投资约30亿元联合开发智慧物流项目。其中,IBM开设的中国开发中心将直接设立行业软件开发、咨询、测试、培训等项目机构,IBM项目机构人员不少于300人,并将引进多家与IBM关联的著名软件及服务外包商、配套供应商。通过3-5年的努力,将集聚智慧物流软件企业100家以上,实现年营业总额5亿美元以上的规模,成为IBM在中国北京、上海、西安之外的第四个研发基地。目前,IBM宁波公司即将注册,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正加紧进行,力争今年12月底前开工,2012年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第五,扩建宁波软件产业园。在宁波软件产业园现有基础上,再建成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宁波软件产业园二期、三期工程,分别于2011年、2012年动工兴建。力争再引进培育一批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石化等宁波市五大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关联企业入驻。到2012年,宁波软件产业园将形成规模300家以上、主营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研发与推广应用的企业集群。
第六,完善提升支撑服务平台。为全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宁波高新区将在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要素保障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整合提升力度。在人才政策方面,园区将在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新奖励、人才住房等方面出台更有竞争力的鼓励政策;在教育培训方面,着力建设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为主体的高端人才平台,采取“院地合作”的模式开展产学研一条龙人才培养,力争到2012年办学规模扩大到3000名以上;在要素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按照打造“国内一流”的目标对宁波研发园进行再定位,力争建成“两基地、一中心”,即国内领先的行业技术研发基地、一流的宁波检测认证基地,以及知名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其中,宁波创新港的新技术发布平台、宁波投资广场50家以上的创业投资机构、数十家大院名校转移中心都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研发支持、资金保障、成果转化等支撑服务。
随着宁波高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陆续开工,宁波高新区将不断发挥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的优势,发挥高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发挥政策和环境建设的优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扮演好智力源的角色。
背景链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变革,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信息网络广泛应用,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赋予时代巨大的活力。特别是目前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知识经济进一步凸显,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将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并正在引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即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已先后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我国台湾地区提出了建设“智慧台湾”的发展战略。
智慧城市建设将给一个城市带来很大的发展红利。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能实现城市的发展红利2.5-3倍提升,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宁波市作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决策,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宁波市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重点推进,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宁波市的情况看,当前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宁波既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遭遇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应对这些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顶端
Posted: 2010-11-09 07:38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Time now is:04-05 01:20,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