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新能源发展打好前行中的“拉锯战”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新能源发展打好前行中的“拉锯战”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等方面,依旧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此外,在充分认识发展态势的同时,新兴能源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可能性也在被充分探讨。  

  在新兴能源的发展之路上,技术突破、地位变化乃至体制完善等方面,都将有着一场场长久的“拉锯战”。  

  产量领先难掩技术滞后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就以太阳能产业为例,2009年太阳电池的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国内市场虽然不大,但是去年已经启动。2009年累计装机300兆瓦,新增160兆瓦,产业链条也已经形成。产业链中最缺的多晶硅材料,自给率也达到了50%。  

  “但我国太阳能电池2007年、2008年的进口率超过98%,2009年约96%。”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许洪华说,“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产业的产量世界第一,但市场还远远落后,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外国市场。所以,中国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也是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在太阳能的规划是2020年的光伏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对此,很多业内人士充满信心。“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从2010年初到2020年底,连续新增差不多是180万千瓦。就我们现有的市场发展来说,还是很乐观的。”许洪华说。  

  目前,中国需要从光伏大国向强国上迈进。虽然我们的产能和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自主技术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落后于市场发展。  

  行政保护阻碍技术创新  

  一直以来,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不佳,都是我国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各行业普遍存在的症结。行政过多地干预企业发展,阻碍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机制的发挥,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经常用行政命令保护一些并没有技术优势的大企业,却人为地形成了低技术层次的垄断。”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此前关停并转中许多中小企业,并不完全是所谓的落后产能,仅仅因为规模不够便导致了许多新技术在苗头阶段就夭折了。因而在发展绿色经济的道路上,行政管理采取的措施要与技术相结合,与技术战略相结合,更要和技术政策结合。  

  与技术的创新相比,长久以来,应用与推广的不畅更严重阻碍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步。尽管我国一直大力倡导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但研究和应用严重脱节问题,即从实验室研究到市场产业化的“惊险一跳”,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  

  刘燕华认为,应用推广难的原因有许多。其一,有些技术可行,但是经济不可行太昂贵。其二,有些是技术可行,而应用环节所必需的配套系统不可行。其三,技术推广不开,表明技术转移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而技术转移是怎么转、通过什么中介、如何通过政府的架桥与市场接轨。  

  发展中拉锯战在所难免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其《2025年全球趋势》报告中曾指出,目前所有技术都不足以在所需的规模上取代传统的能源结构。到2025年,新的能源技术可能不会在商业上可行和普及。即使生物燃料、清洁煤或氢气有一个良好的政策和资金环境,过渡到新的燃料也将是缓慢的。  

  因此,新能源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仍是一场在所难免的拉锯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出:“在今后20年到30年内,中国传统能源的主导地位仍然难以改变,新能源只能起到补充作用。也许在2040年以后,新能源在能源大结构中所占比重才会大幅提高,其地位才有可能发生根本改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邵秉仁也认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火电为主的电力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新兴能源所占比重较小,不能明显改善能源结构。比较而言,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改造力度,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此,他建议,在积极探索新兴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必须协调好发展新兴能源和改造传统能源的关系,坚持“节能减排”优先的原则。  
顶端 Posted: 2010-10-12 07:2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24 19:16,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