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国家发改委:能源要发展装备须先行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国家发改委:能源要发展装备须先行

        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装备是科技的载体。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发展先进能源装备,是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稳定能源体系的需要,是能源技术进步的体现,是促进能源行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我国经济正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对能源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必须要扎实推动能源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努力夯实能源产业的发展基础,带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组织协调,通过支持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组织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支持组建工程研发中心等措施,扎实推进装备自主化工作,在各个主要装备领域,通过确立一批自主化依托工程,国产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建设的需要。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支柱产业地位基本奠定。

  一是规模快速增长。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在世界的排名一年一个台阶,2006年约1120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三;2007年约15186亿美元,追赶到了世界第二;2008年达到20167亿美元,以产值计成为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大国。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些重大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装备行业成套能力得到提升,一批核心设备研发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力地保障了重点能源工程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一批重大装备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在建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综合国产化率可达80%;特高压示范工程的设备国产化率超过了90%;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的比例已超过80%;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与此同时,一批重大装备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装备制造业实现了由“逆差”到“顺差”的历史性转折。

  四是产品结构得到改善,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电力装备企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核电、风电等产品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增长。

  五是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的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突出。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东方电气的年生产能力均超过3000万千瓦,是带动我国电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产品结构、出口海外的领军企业。在全球12家著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我国3大电气集团的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已由过去的下游跃居中上游。在国家的支持下,装备企业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形成了一批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事实表明,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助推了我国能源行业大发展。近几年,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在世界电力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实的发电设备制造业基础。同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大幅度降低了能源项目建设成本,国产装备价格一般较同类进口设备低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给项目业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强了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活力。

     能源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新成果

  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有益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是依托工程实施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强协调和组织,争取用户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重大装备研制技术难度高,前期投入大,制造周期长,首台套的应用推广难度大。因此,在重大装备研制和推广初期,必须加强政府的协调和组织,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重大装备国产化必须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国家能源局的“三定方案”中特别确定能源装备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设立了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近几年,三峡水电机组、LNG(液化天然气)船、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空冷机组、风力发电机组、长输管道、核电、特高压输电设备等装备自主化工作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取得了长足进步。

  此外,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需要用户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国许多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都是在用户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实现的。如中石化公司和中石油公司积极采用沈鼓集团制造的压缩机作为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结束了“乙烯三机”长期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的历史。

  二是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必须借助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我国是一个大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给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不同阶段,瞄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前瞻性地选择一批重点产品和技术,组织推进科技攻关和重大装备自主化;要优先支持那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重大工程急需、产业关联效应强、能够大量替代进口的产品。如上世纪我们组织研制的“9大设备”、“12项重大成套装备”和近年组织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核电设备、大型空冷发电设备等,都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也是我们对外合作的基础。对当前经济建设急需、国内短期研制又不能满足需要的产品和领域,要通过引进技术,推动国产化来提升产业水平。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为例,40英寸600磅全锻焊球阀,当初国内不能制造,国外报价竟然高达50多万美元,国内研发成功后,国产的价格至多60万元人民币左右,国外报价也大幅度下降;长输管道X70和X80钢材全部国产化,改写了国外大型钢铁企业垄断国内油气管线的状况,使西气东输工程的采购成本比原计划下降了30%,大幅度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是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要立足于开放式的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并不矛盾,应该辩证看待,有机统一起来。大量事实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进来的,也是市场换不来的。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强化了对中国转让技术的控制,禁止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向中国转让和出口。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

  进一步促进能源装备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虽然在产值规模上成为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大国,但远称不上制造强国。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促进能源装备产业健康发展。

  (一)抓住能源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孕育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面对危机,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希望通过绿色能源革命,抢占全球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带动经济复苏。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宣布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有可能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再次重塑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经济政治格局。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能源工作的主线和能源行业的首要任务。先进的能源装备是推动能源科技革命的重要保障,装备制造业要抓住能源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有前瞻性地开发支撑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抢占发展制高点。

  (二)有全球化视野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产品竞争和市场争夺同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能源装备制造业更是如此。无论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决策,还是对市场和竞争格局的分析,我们都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否则,思想就会落伍,信息就会扭曲,决策就会失误,竞争就会失败。

  此外,装备制造业还要有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思维意识。一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能,必须“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中去求生存、谋发展;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有“走出去”的条件。例如,电力设备“走出去”的势头就很好,2009年出口了1600多万千瓦。

  (三)依托重大工程,加强组织协调

  这是多年来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的宝贵经验。国家能源局既负责重大能源工程,又负责能源装备,这为依托重大工程推进能源装备自主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协调,为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落实好依托工程;要完善机制,提高用户单位采用国产装备积极性;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单位组成联合团队,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攻关。

  (四)加大投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能源科技进步是决定能源行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提高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决策快、行动快的体制优势;另一方面,争取加大中央投资对能源科技的支持力度,争取在国家科技资金中设立能源科技专项,重点支持能源创新平台建设,能源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装备研制,示范工程建设等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科技活动。同时,要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能源科技创新投入。

  (五)进一步调整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一要认真总结国内外能源科技创新和装备行业发展的经验,加强协调,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制订和修订有关标准,为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提供保障。二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国家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和能源科技创新计划。三要充分发挥能源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用户单位参加的多种形式的技术联盟,形成“产学研用”相协调的机制。四要完善相关招投标及监管机制,支持国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五要积极探索政府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采取措施拓宽能源装备企业融资渠道,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上市。六要健全能源科技行业人才发展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当前仍处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开发,以及由此促成的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并重塑全球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的格局。近年来,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和旺盛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到了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当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行业的建设高潮为能源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强自主创新,发挥好比较优势,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顶端 Posted: 2010-09-14 08:4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24 20:58,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