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科技创新与战略性区域发展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科技创新与战略性区域发展

面向“十二五”新的发展形势,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统筹协调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重大课题。日前,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与战略性区域发展”为主题,联合举办“创新圆桌会议”2010年第四次会议,邀请业界专家和地方代表围绕“流域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国家试验和示范区科技发展”、“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期刊发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新形势下应高度重视战略性区域发展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王 元

  步入“十二五”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将面对很多新的问题,有必要开展前瞻性的研究。研究并推进战略性区域发展是重大课题之一。

  如何认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变化和新挑战?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高于10%,预测未来10年我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年均增幅将高于7%,“十二五”期间将超过8%。2010年,我国GDP总量已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它也意味着我国已经走上继续赶超美国的道路,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第二,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不仅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通行时间,而且带动了城市间一些节点城市的发展。可以预计,在下一个10年,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变动将产生于不断展开着和连接着的城市与乡村,部分区域城市连绵带将逐步崛起。在“十二五”时期,都市连绵带的形成将对我国区域重构和产业的调整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三,目前我国周边环境较为复杂,面临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宗教问题等。地缘政治环境多样、复杂,具有挑战性。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我们该怎样理解战略性区域?战略,就是指“国家必争”而不是“区域必争”。从这个角度,战略性区域一定是从我国的整体发展、地缘政治格局和未来新的增长动力的角度来定义。所以,战略性区域并不一定是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带动和支持作用的地区,重要的是对我国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以及对整体经济格局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地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多的成就,科技资源越来越富集。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域科技资源、学科体系、研究院所等进行优化布局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从国家层面来看,各区域的科技力量、创新活动等应如何进一步优化布局?这一问题还需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十二五”规划的部署一定要重视区域,要在整个战略规划中,特别是一些政策的设计中把战略性区域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和依据。



  主动布局,以科技推动战略性区域发展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刘冬梅

  近年来,随着都市圈的蓬勃发展、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逐步实施以及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开展,若干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区域正在迅速形成。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围绕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发展等内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区域发展的规划或指导意见。与如此密集的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合,科技资源的空间布局应当被高度关注。

  如何改善目前主体科技计划按领域分配的基本格局?如何提高科技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战略的耦合程度?如何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培育一些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区域,是“十二五”科技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思路问题。

  战略性区域应包括那些极具发展潜力、新兴的高成长区域;具有地缘优势、技术扩散潜力强的区域以及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区域。战略性区域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区域的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国民经济增长区域。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区域发展,培育战略性创新区域,“十二五”期间应有一些初步的考虑:

  首先,要将发展战略性区域作为优化配置国家区域科技资源的重要途径,促进相关科技规划、计划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结合,逐步引导编制重点区域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或指导意见,试点推进国家战略性区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其次,近期在发展战略性创新区域上要有一些具体的举措,比如,应尽快选择一批对我国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区域予以重点支持;要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战略性区域发展间的关系,将战略性区域的考虑与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相配合;考虑到目前的国家高技术园区数量已达83家,可以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作为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的着力点;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或基地建设,完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国家战略性区域及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以部省会商为手段增强科技资源的宏观布局能力、优化战略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要加快五个转变

  □ 长春工业大学 张玉智

  1991年,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被列为UNDP重点支持的多国合作开发项目。之后在不同时期,业界、学界对图们江地区开发提出了不同的建设目标。但就目前来看,图们江区域开发实践与预期目标尚存在差距。

  重新认识图们江区域合作与开发,应加快以下五个转变:由省市自主开发向国家主导的多边合作开发转变;由依靠单边、双边开发向依靠多边合作开发转变;由注重地理意义上的开发向注重经济意义上的开发转变;由突出物流集散地建设向突出实体经济区建设转变;由立足新兴产业培育向立足承接产业转移转变。

  遵循五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图们江区域多边合作开发应着力实施CEILS推进战略。

  C是核心主体重构的大国主导战略。即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俄的大国影响力,与UNDP一道推动多边合作开发目标的实现。

  E是内核培育的大企业推动战略。即充分利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契机,引导世界500强到图们江区域投资兴业,推动内核区产业集聚。

  I是先行先试的大产业带动战略。即在先行先试政策框架下,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打造区域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的产业体系。

  L是功能完备的大流通支撑战略。即在图们江区域建立集铁路、公路、航空、海运于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为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奠定基础。

  S是腹地辐射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即通过长春、吉林的科技创新和辐射,将两市及其延边的经济孤岛打造成图们江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



  以科技创新驱动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

  □ 广西软科学研究会 万辅彬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鼓励东部产业和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西南地区、泛珠三角区域、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越“两廊一圈”等的合作,都为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广西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初始阶段,投资驱动型重化工业在工业发展中仍占主导地位。虽然广西科技发展势头较好,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科技资源匮乏,创新基础能力弱;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科技资源聚集能力不强;科技创新缺少有效的载体;科技发展环境、创新条件与先进发展区域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只能干好不能干坏。

  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要围绕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北部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扩大开放合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科技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应实现以下战略目标:到2020年北部湾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建成北部湾经济区科技支撑体系,为建设“三基地一中心”(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和沿海发展新一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广西的引领区。



  加强大湄公河区域国家科技合作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龙开元

  大湄公河次区域涉及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以及我国云南、广西两省的部分地区。这个区域资源非常丰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对于我国地缘政治与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自上世纪50年代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展合作以来,全面的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其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项目为主导,根据次区域成员的实际需求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交通、能源等九大重点领域开展了非常广泛的合作。该区域合作日益得到国际关注,科技合作正在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并已呈现合作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特征。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大江大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该区域各国对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更加强烈。以此新契机,我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科技合作应坚持以下思路:以提升国家影响、扩大双边贸易、实现区域繁荣为目标,以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农业、环保、人才培训等领域为重点,按照“双边为主、国别战略、互利共赢、突出重点”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国经济与科技优势,利用该区域的多种合作机制,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科技持续发展。



  城乡科技一体化支撑重庆城乡统筹发展

  □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向 斌

  老工业区、大库区、大农村和贫困集中地区四大市情叠加,构成了重庆城乡统筹的特殊性。从特殊市情出发,重庆提出大力推进“城乡科技一体化”,使城乡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区域功能定位优化分工,科技水平协调发展,让科技真正成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引擎”和“支撑”。

  “城乡科技一体化”的出发点:明确区域科技功能定位,通过统一布局城乡科技资源,加强城乡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协作,支撑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城乡科技一体化”的路径:重庆市将40个区县分为以主城9区为主体的核心优势区,区域中心城市和欠发达区县为主体的科技资源成长区,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为主体的辐射区,按区域梯次形成各县特色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形成快速和便捷的城乡信息传播和成果转移机制。

  “城乡科技一体化”的目标:实现城乡在享有科技服务的机会、科技成果传递的速度、科技资源的协同度、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等方面趋于均衡状态。实现城乡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方面的差异性消除,互补性显现,城乡科技要素协同度得以提升,发挥科技对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

  □ 武汉理工大学 叶建木

  要把科技创新体系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契合起来,创新是引领,产业是抓手。

  目前,武汉城市圈以重型化为主,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偏高的现状,对圈内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供给都造成了压力。要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减轻资源环境压力,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以产业高新化促增长的方式转变。

  武汉虽然聚集着丰富的创新资源,但与其他地区一样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共享信息渠道不畅;政府研发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瓶颈”制约科技创新等。

  立足本地科技资源,实验区科技创新体系可采用政府主导与重点推动型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提供科学的管理与服务,负责制定区域的科技创新战略,具体发展项目的筛选、建设,管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对两型产业或技术的研究或投入,集中力量对扩展性强的重点技术领域进行规划和扶持,保证工业在这些领域获得突破和发展。

  同时,建设协调推进体制机制,以专项行动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动武汉城市圈从选择“两型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园区建设直至扩大对外开放,最终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从战略高度开展成都经济区科技创新

  □ 西南交通大学 陈 光

  成都经济区是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强、优势产业集聚多、城镇化水平高、创业环境优、城乡差距小、辐射带动力明显的大都市圈,要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发展的增长极。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相比,成都经济区还有不少的差距,成都与周围城市组成的区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成都经济区与很多成长中的区域一样,科技创新呈现出5个不对称:存量与贡献不对称,科技存量较大,但对于区域贡献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投入与产出不对称,科技资源投入较大,但产出和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条件与成果不对称,研发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但原创性科技成果还相对较少;科技区域合作与需求不对称,资源分布不均,合作发展任务艰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不对称,民生科技与社会建设的科技支撑尚有较大空间。

  成都经济区科技创新如何开展?我们认为要遵循以下策略:一是从成都经济区角度部署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完善区域创新系统;二是持续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三是科技支撑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实施一批重大区域合作攻关项目——联合科技行动;五是加强区域内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六是组建一批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联盟;七是建设一批合作共享的基础设施平台;八是加强区域科技人才的合作培养与交流。站在“战略性区域”发展高度,通过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是区域发展赢得未来竞争的基础。



  秦巴山区应走保育惠民绿色发展之路

  □ 陕西省政府参事室 刘笃慧

  秦巴山区是我国战略性生态保育和水源涵养主体功能区。陕南是秦巴山区的核心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70%水源就来自陕南秦巴山区。这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陕西、北京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供水安全和经济安全。

  但是,陕南产业发展所依托的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困扰着陕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陕南再也不能重复以GDP为导向的掠夺性增长模式,应在发展生态经济、城乡统筹、消除贫困、保育生态等方面,开拓一条由生态文明引领的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战略应坚持的思路:以实现保育秦巴生态、普惠民生、造福子孙为宗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陕南生态保育和水源涵养主体功能区的要求,以发挥秦巴生态特色优势、培育现代高效绿色产业体系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机制创新为动力,实施“生态植根、民生为本、绿色产业、走出秦巴”的区域发展战略,坚持走生态文明引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秦巴、绿色陕南,努力实现城乡一体、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长远目标。

  推广绿色发展模式,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弘扬绿色生活方式,创建绿色消费体系;统筹城乡生态空间,营造绿色环境体系应是实现陕南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点任务。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形势具有五大特点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王书华

  战略性区域是影响国家全局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区域。开展战略性区域研究,就是对达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战略性区域的界定则随着历史时期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应从形势出发提出对国家战略性区域的界定。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形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统筹协调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由此加强和完善省市、城乡和城市之间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就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点。

  第二,快速城市化带动我国区域空间格局发展变化与城市群迅速发展,城市群(圈)将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极,并将成为推进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主体空间形态。

  第三,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各地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和壮大,并在沿海和城市群地区呈现出集群化格局,沿海高技术产业带的发展已明显成型。

  第四,产业升级和跨地区的产业转移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需要在更大的地域空间上来实施,因此必须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注重跨行政区合作机制的培育和建立。

  第五,若干具有国家全局性、未来性等战略意义的区域迅速形成。一类是技术扩散能力(潜力)强的区域;二类是国家地缘政治安全的区域;三类是地区生态安全的区域。这三类战略性区域应成为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重点区域。



  云南边境地区须以开放开发促发展

  □ 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郭 宽

  我国1/5的陆上边境线在云南。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是国家和云南的战略区域,是对外开发的前沿区。但是,云南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开发程度低,边境县少数民族大部分处于贫困状态,对科技工作的意识淡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难。

  难题交汇,云南边境地区应该怎样发展?

  2007年,云南省科技厅启动“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用科技难)惠民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并以县为承担单元,以乡镇为切入点,以产业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以科技培训、科技服务为手段,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力争实现科技致富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云南要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口岸,推进物流,加快开放开发合作步伐,以开放促发展。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和加强重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如农业及生物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等,促进投资便利化。三是完善边境口岸边贸优惠政策,鼓励进出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云南边境地区是国际国内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水源保护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典型代表地区,但同时又是生态相对脆弱的地区。因此,云南边境地区要建立并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建立边境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环境保护合作,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鄱阳湖应科学分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 南昌大学 黄新建

  环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持“一湖清水”之间找到平衡点,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研究发现,1990至2008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鄱阳湖地区环境生态和经济之间产生冲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为负,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区域环境生态处于低度冲突的不协调状况,整个区域存在着较大生态危机。从整个区域的发展趋势来看,二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逐步提高,但要特别提防个别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和重经济发展现状。

  科学的功能分区将把鄱阳湖地区连接成为内部紧密的有机整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根据城镇发展现状、潜力、发展定位及城市吸引力范围,应构建6个生态宜居型城市群。同时,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应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发展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键,在于建立层次明确和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应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推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传统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实现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

顶端 Posted: 2011-02-13 19:1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24 23:02,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