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中国将成为专利大国”的消息此起彼伏。Thompson Reuters Scientific,也就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出版商,对日本、美国、欧洲专利局、韩国和中国五大专利申请和授予主体在2001~2007年的专利申请和授予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按照目前的增长势头,以在本国申请为指标,中国将在2010年超过日本,并于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则指出,中国向《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提交的专利申请继续保持强劲增长,2008年,按专利申请数,中国排名第六,比上年又上升了一位,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法国。同时,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去年共提交了1737件PCT专利申请,首次跃居单个公司申请PCT专利总量榜首。
对正向自主创新大国迈进的中国而言,这些消息无疑振奋人心。但是,笔者想泼点冷水,因为就像SCI论文的增长并不代表中国的科学创新能力的质的飞跃一样,2011年专利申请居世界之首并不代表到时候中国就会成为创新大国。
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的急剧增加,首先是因为中国科技界的领导人在本世纪初提出要调整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思路,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具体来说,就是组织实施专利战略,对科学家、工程师的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论文。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的增加,是这一导向的直接结果。Thompson Reuters Scientific的分析指出,中国的专利申请增长比任何国家都快,原因之一是政府采取了奖励专利发明者一年工资等激励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专利意识日益增强,开始涌现出善于创造与运用专利、注重自主创新与知名品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比如华为。这家成立于1988年的公司,坚持将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投入研究开发,并将其中的10%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以及基础技术的研究,研究开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3%。华为已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达35773件,其申请的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
但是,华为,还有在PCT公司专利申请排行榜上列第38名的另一家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在中国高技术企业中属于凤毛麟角。个别企业在世界专利申请的排名靠前,并不代表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近年来,中国企业频繁遭遇知识产权诉讼,但大量的是技术含量很低的盗版和仿冒案件,只有华为若干年前被世界电信业的龙头老大思科起诉侵犯专利权。
2001年以来,中国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5%,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更是年均增长率超过30%。但是,从总量看,发明专利仍占所有专利申请的1/3;国内发明者热衷的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专利相比,属于小打小闹。
1991年以来,在中国提出的103万件发明专利申请中,将近半数来自国外,来自国内企业的才19%。而在授予的29万件发明专利中,来自国外的占到62.3%,国内企业的拥有量才占到11.3%。笔者虽然不知道来自国外的发明申请人和专利权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为跨国公司。
这说明,中国大量的发明专利是由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申请并获得的。据统计,这些发明专利的成果转化率在1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获得了不少发明(invention),但并不见得有很多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innovation),在将专利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方面,中国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更令人担心的是,光鲜的专利申请数其实很可能隐藏着另一种隐忧:数量越大,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投入的研究开发的淀积乃至浪费越多。
中国的SCI论文泡沫尚未破裂,但愿不要产生专利泡沫!
(作者曹聪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莱文国际关系和商务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
[ 此帖被wthwj在2009-02-20 10:5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