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银行
|
订阅本帖更新
|
返回整站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风格切换
black
wind
green
blue
yellow
wind5
gray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
三网融合新机遇引发产业新动向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新 帖
本页主题:
三网融合新机遇引发产业新动向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thwj
欢迎来到产业化导引论坛。有任何问题欢迎发消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88
威望:
3460 点
金钱:
17584 RMB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10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1
最后登录:2020-12-01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三网融合新机遇引发产业新动向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以来,相关各方都在积极行动。国家广电总局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速度,电信网开始新业务尝试,终端设备厂商方面,机顶盒、路由器等生产厂商也在加快研发新产品,迎接新的市场机遇。
本报记者 左永刚报道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阶段性目标。三网融合的推进标志着我国将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业内人士预计,未来5年,三网融合将拉动6000亿-7000亿元的投资和消费。
目前,相关各方都在积极行动。国家广电总局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速度,电信网开始新业务尝试,终端设备领域,机顶盒、路由器等生产厂商也在加快研发新产品,迎接新的市场机遇。
三网融合基于当前发展机遇
事实上,近年来广电业、电信业、互联网业已经开展了一些技术性和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使上述工作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快布局,全面提速。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规划路线,2010-2012年全国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工作,并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基于此,广电网和电信网已在积极采取行动。
在广电网方面,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介绍说,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加快有线网的改造与整合,目标是在2010年年底实现一省一网。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完成了网络整合,有10个省正在整合进程中,其他各省也将开始行动。“我们正在努力推动网络整合,最终将全国的网络整合成一张网络”。
在电信网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向记者表示,目前电信网在基础设施、技术储备、运营经验、人才队伍、资金实力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只是在适应产业属性的变化方面还需要努力。
与此同时,互联网业也开展了许多研究和业务尝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告诉记者:“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三网融合的技术,包括IPv6、新一代高速互联网等。”另外,2009年网络电视和视频网站的技术和业务不断推陈出新,也是对三网融合具有前瞻性的应对。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是国家基于当前发展机遇作出的决策。陈金桥分析,此次国家要求相关部门采取具体行动切实推进三网融合,主要基于4个方面原因:第一,全球新技术融合的大趋势不可阻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应用技术和产业布局风起云涌;第二,全球新兴市场取得重要进展,比如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网络电话、数字电视等业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产业转型和进一步市场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产业融合的大环境推动了传统产业属性的变化,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比如通信网、互联网的社会属性、媒体属性、文化属性甚至政治属性开始显现威力,2009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让人印象深刻;第四,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的宽带复兴计划、融合体制改革等举措,可能影响到各国在信息社会形态下的国家竞争力,我国必须未雨绸缪。
三网融合拉开业务比拼
业内人士表示,广电和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可能几个月后就会实施。电信企业拿到IPTV牌照,广电企业也将进入互联网接入甚至语音业务领域。据悉,重庆将率先成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姜文波解释说,三网融合并不是指把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线路合并,而主要是指业务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各自的技术改造,融合另外两大网络的业务。从一定程度上说,业务的融合将打破行业垄断。”
业内普遍认为,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融合将会形成三网融合的管理、收费等机制,真正实现三网融合之后,内容竞争将主导信息化市场。
广电网以全国一张整网为基础条件,将实现互联互通,为发展更多的业务做准备。姜文波介绍说,为了适应三网融合的要求,广电的有线网络数字化不只是实现自身用户数量的增长,还希望双向用户数量的增加。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表示,实现三网融合,首先要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介入。比如有条件的广电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的电信业务以及一部分基础电信业务,尤其是互联网接入业务。国内的IP电视业务、电话业务。广电业务里面也有一些现在要允许电信企业来做,比如除了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节目的服务,以及除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IPTV的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这就意味着,在三网融合之后,电信企业将不仅仅是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通道,有效整合外部信息资源甚至自身做信息内容、加快对稀缺内容资源的掌控是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陈金桥分析,从技术角度看,光通信、IP协议等技术是市场与产业融合的基础,目前电信网、互联网已经展开深度融合,广电网与互联网在业务、内容上的融合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最大的困难在于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从近期来看,哪一方准备得充分,哪一方就能够更快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陈金桥认为,互联网业早就做好准备,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对于多数互联网企业而言将打开巨大的增长空间;电信业产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运营经验丰富,短期内新兴市场并不会创造巨大价值;广电行业由于商业化水平低、市场规模小,在进入宽带通信、互联网等新兴市场后可赢得较快增长。
终端设备商成首批受益者
三网融合形成了产业链上游内容传输、内容提供等相关企业的新竞争态势。同时,下游终端设备的竞争也已展开。
陈金桥分析,终端设备厂商将是第一批受益者,预计2010-2012年具有典型融合性特征的终端产品将获得较大的市场机会,比如数字电视机顶盒、宽带接入终端、移动多媒体终端、娱乐游戏终端等。
广电设备供应商浙江创亿科技有限公司将三网融合视为一次大的发展机遇,创亿科技董事长高志寅告诉记者,创亿科技已经根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需求推出了全套解决方案,其NGB解决方案实物演示系统已在2009年10月举行的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上进行了展示。创亿科技准备研发更多新产品,以满足三网融合的市场需求。
“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数字化的高清电视、IPTV和移动电视将以更快的速度普及,终端产品将重点向移动多媒体终端方向发展,这将给终端厂商带来新的市场,但也将加快终端厂商之间的整合,如电视机与机顶盒一体化,个人电脑将具有电视及机顶盒功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将具有电视及网络终端功能。”高志寅补充说。
电视厂商也已经开始行动。根据中国电子商会调查,在预期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群体中,30%以上的消费者看重电视的上网功能,具有上网功能的电视已经成为潮流。为了抢得市场先机,2009年我国生产网络电视的厂商从最初的长虹一家,发展到由TCL、创维、三星、海信、海尔、康佳等主流电视厂商组成的庞大阵营。
记者手记
协作发展才能实现共赢
左永刚
此次就三网融合的话题,记者采访了业内各方人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将形成以广电传输和电信传输为基础、融合三方业务的发展模式。在业务上,互联网早已进行很多尝试,其内容较为丰富,已经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内容提供商,而广电和电信将在传输功能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业务。
事实上,三大网络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广电网具有基础网络优势,电信网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互联网拥有丰富的内容。而站在产业融合的角度,三大网络之间的关系又十分紧密,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在协作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共赢。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广电网和互联网的性价比相对较高,但服务质量不高;电信网的服务质量较好,但其价格较为昂贵。三大网络之间的利益如何均衡,取决于各自的市场策略。
据了解,电信与广电目前已有合作。在网络电视方面,国家广电总局共颁发了6张牌照,中国电信已在上海市、深圳市和陕西省开展IPTV业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表示,三大网络要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做大市场,而不是简单地确定收入、利润分享比例,以及为此进行的投入和成本分摊。按照“谁主导、谁培育、谁分配”的基本规则来确定各自的权利责任,比较容易建立起外部合作机制。运行一段时期后,还可以通过资本联合方式组建合资公司,甚至实现企业合并。
关于收费模式,陈金桥认为,在三网融合的情况下,业务种类复杂多样,不可能采取单一定价模式。总体原则应是符合消费者承受力,时间、流量、带宽、内容等收费方式相互结合,运用消费者参与定价的套餐模式降低单一业务费用水平。
由此看来,三网融合不仅能实现产业层面的共赢局面,消费者也将得到更加优惠和便捷的服务。在服务上,三网业务的融合将会促进内容的推陈出新和服务费用的竞争,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同时,消费者选择一家企业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这将有效节约维护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新闻延伸
三网融合 设备类上市公司获利好
本报记者 陆晓辉报道
在3G商用过程中,最先尝到甜头的不是运营商而是设备商。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最先品尝到“蛋糕”的仍然是设备商。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利好消息传出后,同洲电子、烽火通信等设备制造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逆势上涨。在大盘出现调整的背景下,同洲电子5天上涨30%,显示出市场对三网融合背景下设备商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万联证券分析师冯福来认为,三网融合方案的确定对于上游的光纤、机顶盒设备企业是一个重大利好,将大大增加市场对光纤的需求,同时机顶盒的新增和更新也将扩大其市场需求。
机顶盒是三网融合的重要终端设备之一,作为亚洲最大的机顶盒制造商,同洲电子无疑将从中受益。东海证券研究员李军政表示,同洲电子是我国数字视讯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在转型为数字视讯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提供商,未来广电进入电信领域后,同洲电子有能力为将广电打造成第四大电信运营商提供支撑服务。
三网融合也给广电企业进入通信产品领域带来了机遇。2009年10月,同洲电子率先推出了支持三网融合的3G手机。“电视观众有20%的时间花在了换台上,如果手机可以直接搜索电视节目,很可能产生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洲电子移动通信产品线管理部品牌策划总监魏红星这样描述三网融合后同洲手机的功效。据介绍,同洲电子将以手机为视讯终端平台,将3G网、广电网、互联网融为一体,打造三网融合、全网互联的智能型手机,从而将OA办公软件、电子安防、智能交通、IPTV、汽车电子等内容菜单植入3G手机。
专家表示,三网融合手机一方面可以达到整合传统视讯产业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为3G手机的多元应用、为未来视讯设备端到端的直通互联提供完善的应用平台。
宽带网络是实现三网融合的主要途径。我国宽带用户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且我国无论网速还是带宽都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因此,加大对现有宽带网络的扩容和升级是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
安信证券分析师黄文戈认为,整个光通信产业链都将受益于三网融合。从光纤行业来看,烽火通信、亨通光电和中天科技将会有较大收益。
烽火通信国内市场总部产品行销部经理廖承宾向记者表示,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前期主要以铜缆接入为主,采用数字用户线路(DSL)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但DSL能够提供的带宽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后续业务开展的带宽需求。目前运营商均在积极推进“光进铜退”,采用光纤接入(FTTx)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带宽、全业务的接入平台。
据介绍,光纤接入从其网络结构可以分为点到点(P2P)模式和点到多点(P2MP)模式。目前运营商更多关注P2MP方式,也就是无源光网络(PON)模式。而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作为PON的代表技术,目前已成为宽带网络发展的主流技术。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烽火通信占我国EPON市场份额的32%,列在中兴通讯之后排名第二,FTTx设备市场份额约占41%。对此,专家表示,光纤接入市场仍是华为、中兴通讯和烽火通信三分天下,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这些公司在光纤接入新增市场上具备持续的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顶端
Posted: 2010-02-03 09:5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论坛官方观点
|- 元埔科技官方观点
|- 相关阐述
>> 产业化导引之理论与实务
|- 产业化导引理论与探讨
|- 产业化导引实务
|- 高新技术孵化与风险投资
|- 产业化的法规环境
>> 工业服务
|- 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
|- 工业设计案例
|- 企业与产品诊断
|- 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 学术交流
|- 新技术相关资讯
|- 专家学者观点
|- 学术活动
|- 技术公开与互助
>> 论坛管理
|- 公告
|- 发展建议
|- 投诉与申诉
|- 版主招聘
高新技术产业化导引 论坛
»
专家学者观点
Time now is:11-25 02:00, Gzip disabled
备案证号:湘ICP05000054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