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药助剂
药助剂是化学农药加工剂型中除有效成分之外所使用的各种辅助剂的总称。助剂本身没有生物活性,但有增效作用,它可提高药效、降低农药的用量、节约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助剂对农药尤其是除草剂的增效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量、延长滞留时间和提高对植物表皮的穿透能力等实现的。因助剂的种类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在使用中,以乳化剂、润展剂等表面活性剂为多,用途较广,对药剂性能影响也较大。
1助剂的应用
1.1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强了药剂在植物或害虫体表的润湿展布以及附着力,从而提高药效。目前应用的农药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有:脂肪醇聚氧乙烯类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磺酸盐类、磺酸酯类酰胺类、有机硅类等。DC-X2-5394和甲基化葵花油与氯嘧磺隆、麦草畏和苯达松一起应用时提高了对二色蜀黍和大狗尾草的功效。用于防治苹果树黑斑病(包括卷叶蛾和介壳虫等各种害虫)的二甲酰胺SilwetL-77,在同样防效下,可降低有效成分用量50%,果实上的残留量也相应降低。在田间药效试验中,使用750倍的井岗霉素药液(加入0.04%APSA-80),在药后14d(天)内,防效与500倍单用相同,但至21d(天)时防效明显高于500倍单用。
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进展较快,较具发展前途。如多功能植物增效剂,它含有多种生物碱、糖苷、鞣质等,可与酸性有机氯、有机磷(敌敌畏除外)、有机硫、杂环类、氯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用,提高农药使用效果。茶皂素作为润湿剂、悬浮剂在可湿性粉剂农药中被广泛应用。其他如植物油、种仁核粉等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也较多。
1.2油类、油脂类助剂
油类助剂可以加快作物对叶喷农药的吸收效率,它们可以与农药、水等形成均一稳定的乳状液,叶喷时有助于靶标作物对农药的吸收。商用石油润滑油助剂和乳化剂,已经被应用到普施特对3种杂草的防除,靶标作物表面的蜡质可以溶解到石油润滑油溶液中,其溶解性随着作物种类和生长环境不同而不同。
植物油类助剂在加强除草剂的生物活性和降低液滴飘移方面要比石油润滑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好得多。如烯禾啶与甲基化油类助剂Scoil混合对3种杂草的控制要比石油润滑油助剂CleanCrop的效果好。植物油类助剂可以促进吸收传导和增强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试验表明,植物脂肪酸和脂肪酸要强于甘油酯。ChesterL.Foy等指出,在增加除草剂烟嘧磺隆对狗尾草的防效方面,甲基化葵花油、石油润滑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WK、非郭型表面活性剂X-77的功效依次减弱。
1.3无机盐类
一些无机盐助剂与表面活性剂混用可极大地提高除草剂的活性,这些无机盐包括硫酸铵[(NH4)2S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硫酸钠[Na2SO4]、硫酸锰[MnSO4]。但某些盐喷洒时对某些除草剂会产生拮抗作用。资料表明,钙、镁、钠、钾、铁盐中除硫酸钙[CaSO4]、硫酸钠[Na2SO4]、磷酸钙[Ca3(PO4)2]、磷酸钠[Na3PO4]外都会对2,4-D产生拮抗作用,但这种拮抗作用可通过降低溶液的pH值或把2,4-D转变成难离解的盐类而减小。尿素、硝酸铵、多磷酸铵、硫酸铵、石油润滑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盖草灵和烯禾定混用控制谷类作物中的大狗尾草,石油润滑油大于表面活性剂或盐类。
1.4各类助剂的混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药效,可多种助剂同时选用,但必须注意各类助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合理配置。在同一剂型下,不同的助剂种类会明显影响到药剂的性能,不适宜的湿润剂、分散剂则会使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下降,表面活性剂还会影响药剂的叶面吸收,这在茎叶处理型农药中尤为重要。
2影响助剂应用的一些因素
2.1助剂的结构、极性和浓度
SyuanTan等在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2,4-D叶面吸附和渗透影响时发现,聚氧乙烯乙二醇(PEG)系列类表面活性剂能极大地提高一些喷雾制剂农药对苹果叶近轴表皮的渗透效果,但对吸附影响不明显。试验还指出:PEG类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与叶表皮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2,4-D的渗透负相关。加入表面活性剂能提高2,4-D对角质层膜的渗透,且随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升高其渗透力下降,因此,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对2,4-D的渗透力的改变是一个重要因素。
2.2化合物溶质的渗透
化合物的渗透速率不仅与在表皮/蜡质中的溶解性有关,而且与溶剂的蒸发速率有关。蒸发后,化合物的渗透速率将受角质蜡质层和表皮中的浓度影响。表面活性剂可能具有疏通输导障碍的作用,阻碍化合物的分散、转移其被吸收的位点,改变化合物的性能,降低其抗性,为植物体吸入活性化合物创造条件。
|